十八师 [佛学大词典]

印度古代有一切智、神通、韦陀等三类之六师外道,总称十八师外道;此十八师正值佛世。即:(一)一切智六师,指尼干子等六人,见邪理、发邪智,而辩才无碍,系由思慧而产生者。一般所说之六师外道(富兰那迦叶、末伽梨拘舍梨子、删阇耶毗罗胝子、阿耆多翅舍钦婆罗、迦罗鸠驮迦旃延、尼乾陀若提子)即为此类外道。(二)神通六师,指须跋陀等六人,得世间禅定,而发五神通,系由修慧而产生者。(三) 韦陀六师,又称文字外道,指阿兰迦兰等六人,能诵四韦陀十八经,系由闻慧而产生者。以上系注维摩诘经卷三所说。[摩诃止观卷十上、百论疏卷上之中、四教义卷二]

上一篇
十八重地狱
下一篇
十八问
十八重地狱 [佛学大词典]
即十八层地狱。(一)据十八泥犁经所载,即:先就乎、居卢倅略、乘居都、楼、旁卒、草乌卑次、都意难且、不卢都般呼、乌竟都、泥卢都、乌略、乌满、乌藉、乌呼、须健渠、末头干直呼、区逋涂、沈莫。(二)据曲园杂纂引问地狱经所述,即:泥犁、刀山、沸沙、沸屎、黑身、火车、镬汤、铁床、□山、寒冰、剥皮、畜生、刀兵、铁磨、冰地狱、铁册、蛆虫、烊铜等地狱。 明代郎瑛之七修类稿以六根、六尘、六识之十八界为十八重,六根、六尘、六识不得其所,为十八重地狱。
十八苦 [佛学大词典]
出自菩萨地持经卷七,即:愚痴报苦、行苦、所摄究竟苦、因苦、生苦、自作苦、他作苦、恶戒苦、恶见苦、本因苦、大苦、地狱苦、善趣摄苦、一切性苦、无智苦、增长苦、受苦、鄙秽苦等十八种苦。又舍利弗阿毗昙论卷十二亦另举十八苦。即:老、死、忧、悲、苦、恼、大苦聚等七苦,与无明、行、识、名色、六入、触、受、爱、取、有、生等十一苦,合为十八苦。
十八界 [佛学大词典]
梵语as!t!a^das/a dha^tavah!。乃指在我人一身中,能依之识、所依之根与所缘之境等十八种类之法。界为种类、种族之义。谓十八种类自性各别不同,故称十八界,又作十八持。即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等六根(能发生认识之功能),及其所对之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等六境(为认识之对象),以及感官(六根)缘对境(六境)所生之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等六识,合为十八种,称为十八界。十八界中,除去六识,则为十二处,而六识实际亦由十二处之意处所展开,依此,十八界或十二处摄尽一切法。[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一、俱舍论卷一](参阅‘十二处’343)
十八问 [佛学大词典]
宋代汾阳善昭禅师将学人之问话分类总为十八种。又作汾阳十八问。即:(一)请益问,乃直接向师家问法,请求指导。(二)呈解问,学人自呈见解,乞师家纠正。(三)察辨问,学人巧为辨难,试察师者。(四)投机问,学人之机宜与师机锋互相投合之问。(五)偏僻问,学人以偏僻见解为问。(六)心行问,学人对修行之事请求纠正之问。(七) 探拔问,学人探验为师者见处深浅之问。(八)不会问,学人未会得而问。(九)擎担问,劈头擎某物来问。(十)置问问,引用古人问答之语而问。(十一)故问问,引用经论中某故事而问。(十二)借事问,假借事例或譬喻而问。(十三)实问问,举事实而问。(十四)假问问,借虚假之事而问。(十五)审问问,呈露不审之点以进问。(十六)征问问,诘难而问。(十七)明问问,学人心中既已明知,直捷而问。(十八)默问问,不现言语,以动作而问。[人天眼目卷二]
十八圆净 [佛学大词典]
谓诸佛所住之净土(受用土)具备有十八种圆满之殊胜功德。又称十八圆满、十八具足。即:(一)色相圆净,又作显色圆满、色类具足。谓诸佛之受用土普放光明,遍照一切世界。(二)形貌圆净,又作形色圆满、相貌具足、庄严具足。谓诸佛所游化之处、所居止之处,一一皆具足众多之妙饰庄严。(三)量圆净,又作分量圆满、量具足。谓诸佛所处之净土广大无边,不可测量。(四)处圆净,又作方所圆满、方所具足。谓净土超越三界之行处,非苦、集二谛之所摄。(五)因圆净,又作因圆满、因具足。谓净土由胜出世间善法之功能所生起,而非以世间法之集谛为因。(六)果圆净,又作果圆满、果具足。谓净土系以如来、菩萨之‘清净自在唯识智’为其体性,而非以苦谛为体性。(七)主圆净,又作主圆满、主具足。谓净土为如来之所镇,如来恒居于净土中央。(八)助圆净,又作辅翼圆满、伴具足、助伴具足。谓净土为诸大菩萨之安乐住处,菩萨于其中常助益佛道,受行正教,亦教他人受行正教。(九)眷属圆净,又作眷属圆满、眷属具足。谓净土为无量八部众等之所行处。(十)持圆净,又作住持圆满、住持具足。谓于净土中,诸菩萨及眷属能持广大之法味喜乐,长养法身。(十一)业圆净,又作事业圆满。谓菩萨为二乘、凡夫等作一切利益之事。(十二)利益圆净,又作摄益圆满、顺摄具足。谓净土远离三界一切烦恼、灾横、缠垢。(十三)无怖畏圆净,又作无畏圆满、无畏具足。谓净土远离一切天魔、死魔等众魔之侵扰而无所怖畏。(十四)住处圆净,又作住处圆满、住止具足。谓净土乃如来所依止之所,亦为一切殊胜庄严之所依处。(十五)路圆净,又作路圆满、道路具足。谓净土以大乘正法中之闻、思、修等三慧为其往还通达之道。(十六)乘圆净,又作乘圆满、乘具足。谓净土以奢摩他(止)、毗钵舍那(观)为所乘之道法。(十七)门圆净,又作门圆满、门具足。谓净土以空、无相、无愿等三解脱门为趣人之门。(十八)依止圆净,又作依持圆满、依住圆净、依持具足。谓净土以聚集无量功德之大莲华王为依止。[摄大乘论卷下、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二十六、五教章通路记卷十八]
十八意近行 [佛学大词典]
以意识为近缘所生起之十八种受。全称十八意近行受,略称十八受、十八意行。即喜、忧、舍三受以意识为近缘,各行于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等六境,生起十八受;分别为色喜意近行乃至法喜意近行之六种喜意近行,色忧意近行乃至法忧意近行之六种忧意近行,色舍意近行乃至法舍意近行之六种舍意近行。[杂阿含经卷十七、大毗婆沙论卷一三九]
一 [佛学大词典]
(一)数之单位。如‘第一’或‘一位’。(二)表示所有、皆是之义。(三)表示平等、绝对之义。碧岩录第四十五则(大四八・一八一下):‘僧问赵州:“万法归一,一归何处?”州云:“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,重七斤。”’
一一 [佛学大词典]
梵语有vyasta, ekaika, pratiks!an!am 等字。含有每一、逐一、各各、任一等意。梵网经开题(大六二・二中):‘一一句句,一一字字,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。’观无量寿经(大一二・三四三上):‘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,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,一一金色遍其宝土。’
一一心识 [佛学大词典]
指真如所入之识。又作一一识心、一心一心识。为非常、非无常之心念,故又称俱非念、寂灭寂静念。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所立十识中之第十识。谓真如门所依之心与实相一味之理会合,故称识心;又真如之体乃通一切有情、非情,且为唯一者,故称一心。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卷二(卍续七二·四四七下):‘第十识心,即真如门所依本法,而唯能缘自门真理,体能鉴用,照体独立,故说为缘。’此心得缘真理为境界,故异于第九识(一切一心识)之不缘真理,而相当于天台四教中之圆教。[释摩诃衍论卷二、释摩诃衍论记卷二、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卷二末、宗镜录卷四十五](参阅‘一切一心识’6、‘十识’503)
一七日 [佛学大词典]
中阴七七(四十九日)之一。又作初七日、所愿忌、始善忌、哭添忌。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。[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]
一九之教 [佛学大词典]
指弥陀之教。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,故有此称。迦才净土论序(大四七·八三中):‘二八弘规,盛乎西土;一九之教,陵迟东夏。’其中,‘二八’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门,‘一九’则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。
一二三四五六七 [佛学大词典]
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,亦即理所当然,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。碧岩录第二十一则(大四八·一六一下):‘僧问智门:“莲花未出水时如何?”智门云:“莲花。(一二三四五六七,疑杀天下人)”’
一人 [佛学大词典]
指佛。佛于人中得道,为世间最尊最胜者,故称一人。法华经譬喻品(大九·一四下):‘其中众生,悉是吾子(中略)。唯我一人,能为救护。’
一人作虚 [佛学大词典]
禅宗公案名。空谷集卷六(卍续一一七·三一六上):‘僧问兴化:“多子塔前,共谈何事?”化云:“一人传虚,万人传实。”’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,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实;此与景德传灯录卷十三(大五一·三○三上)引延沼禅师之语‘一犬吠虚,千猱啀实’义同。
一人当千 [佛学大词典]
一人可敌千人之谓;表示勇猛有力。北本涅槃经卷二(大一二·三七三下):‘譬如人王有大力士,其力当千,更无有能降伏之者,故称此人一人当千。’
一刀三礼 [佛学大词典]
信仰虔诚者,于奉造佛像时,为表示其虔敬,每刻一刀礼佛三次,称为一刀三礼。此与写经时之‘一字三礼’、画像时之‘一笔三礼’其义相同。
一刀两段 [佛学大词典]
因刀之一击,而截断有无之识见;比喻不顾情实之断然态度,又喻禅机之活用。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十三示方机宜(大四七.九○九上):‘虽未得一刀两段,直下坐断报化佛头,然却自有个信入处。’缁门警训卷十钟山铁牛印禅师示童行法晦(大四八·一○九四下):‘若是大丈夫汉,兴决烈之志,屏浮滥之行,从脚跟下一刀两段,向佛祖外一觑便透,身心俱了,亦不为难。’(参阅‘南泉斩猫’ 3742)
一上神通 [佛学大词典]
(一)指一回、一度之神通。(二)指最优越殊胜之神通。相对于小乘佛教所说之六神通。指佛神通、大神通、最上神通等。在小乘佛教中,神通表不可思议之神变;在禅宗则表日常行住坐卧之间,悠游自得,不为任何事务所系缚之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