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识义 [佛学大词典]

乃将识分作九种之义。 (一)即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等六识,再加末那识(即第七识)、阿梨耶识(即阿赖耶识)(以上为八识)、阿摩罗识等,合为九识。小乘佛教立六识,大乘佛教地论宗、唯识宗立八识。真谛系之摄论宗复举第九阿摩罗识(无垢识、真如识),成立九识义。据宗镜录卷四所释,九识即:(一)眼识,眼与色为缘而生眼识,为能见者。(二)耳识,耳与声为缘而生耳识,为能听者。(三)鼻识,鼻与香为缘而生鼻识,为能嗅者。(四)舌识,舌与味为缘而生舌识,为能尝者。(五)身识,身与触为缘而生身识,为能觉者。(六)意识,意法为缘而生意识,能分别前五根所缘色等五尘境界。(七)末那识,又称分别识。此识本无定体,即第八识之染分,依第八识自证分而生,缘第八识见分而执为我,为第六识之主,执转第六识所缘善恶之境而成染净者皆由此识。(八)阿赖耶识,意译作藏识。此识染净同源,生灭和合,具有相分、见分、自证分、证自证分等四分。(九)阿摩罗识,意译作清净识、白净无垢识。此识乃一切众生清净本源心地,诸佛如来所证法身果德,在圣不增,在凡不减,非生死之能羁,非涅槃之能寂,染净俱泯,湛若太虚。[大乘密严经卷中、卷下、大乘入楞伽经卷九、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、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末] (二)显识论特立九识之说。谓三界有二种识,一为显识,一为分别识。显识为本识,依其转作五尘四大等之作用分为九种,即:(一)身识,转作眼等五根相似之身之识。(二) 尘识,转作色等六尘之识。(三)用识,转作眼识等六识之识。(四)世识,转作三世之识,又生死相续不断谓之世。(五)器识,转作器世间及十方三世之识,又作处识。(六)数识,能算计量度之识。(七)四种言说识,能见闻觉知之识。(八)自他异识,转作六趣身自他各异之识。(九)善恶生死识,一切生死不离人天四趣善恶之意,能转作此等事之识。

上一篇
九识尊
下一篇
九辙
九识尊 [佛学大词典]
密教以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、末那、阿赖耶、阿摩罗等九识配于胎藏界曼荼罗中台八叶院之观音、弥勒、文殊、普贤、阿■、宝生、弥陀、不空成就、大日等九尊,或配以普贤、文殊、观音、弥勒、鼓音、弥陀、华开敷、宝幢、大日等九尊。
九曜曼荼罗 [佛学大词典]
即画九曜及其所属神像之曼荼罗。唐代一行所著梵天火罗九曜一书图九曜之形像,卷尾载有梵天火罗图一帖,一般以之为九曜曼荼罗。然此书仅有九曜各别之神像,而未说曼荼罗,故不能详知其图样。又据大日经疏卷五载,日天眷属之位置如左图,此曼荼罗缺九曜中之月曜而代以剑婆,故与其称为九曜曼荼罗,未若称之为日天曼荼罗较妥。
九曜 [佛学大词典]
梵语navagraha。指九种照耀之天体。又称九执。乃随逐日时而不相离,具有执持之义,故称九执。系立于梵历之一种历象,分别为日曜(梵A^ditya )、月曜(梵Soma )、火曜(梵An%ga^raka )、水曜(梵Budha)、木曜(梵Vr!haspati )、金曜(梵S/ukra )、土曜(梵S/anais/cara )、罗侯(梵Ra^hu )、计都(梵Ketu )等。日曜即太阳,月曜即太阴,火曜为荧惑星,水曜为辰星,木曜为岁星,金曜为太白星,土曜为镇星,以上七者,称为七曜。罗侯即黄旛星,又称蚀神,逢日月即蚀。计都即彗星,又称豹尾星,为蚀神之尾。新唐书历志第十八载,玄宗开元六年(718),太史监瞿昙悉达受诏,翻译九执历,此为类似回回历及太阳历之一种梵历。九曜若配之以方位,则日曜于丑寅方,月曜于戌亥方,火曜于南方,水曜于北方,木曜于东方,金曜于西方,土曜于中方,罗侯于辰巳(东北)方,计都于未申(西南)方。又于日本‘本地说’中,日为观音(或虚空藏),月为势至(或千手观音),火为宝生佛(或阿噜迦观音),水为微妙庄严身佛(或水面观音),木为药师佛(或马头观音),金为阿弥陀佛(或不空罥索),土为毗卢遮那佛(或十一面观音),罗侯为毗婆尸佛,计都为不空罥索。又古俗有以此九曜配于人之年龄而判吉凶之法。[摩登伽经卷上、广大仪轨卷中、大日经疏卷四、七曜攘灾决]
九辙 [佛学大词典]
九种轨辙之意。即僧睿判释法华经时所立之九科。据法华传记卷二僧睿传载,僧睿为鸠摩罗什之门人,罗什尝命僧睿开讲法华经,僧睿乃将全经分为九辙,即:(一)昏圣相扣辙,即序品。(二)涉教归真辙,即方便品,系佛陀为上根者所宣说。 (三)兴类潜彰辙,即譬喻品,系佛陀为中根者所宣说。(四)述穷通昔辙,即信解品,系四大弟子所领解者。(五)彰因进悟辙,即化城、授记等诸品,系佛陀为下根者所宣说。(六)赞扬行李辙,即法师品。(七)本迹无生辙,即多宝品。(八)举因征果辙,即踊出、寿量等诸品。(九)称扬远济辙,即随喜功德品以下,是为全经之流通分。又法华文句记卷八之四亦举九辙而配以序、正、流通三段,即第一辙为序分,第二至第八等七辙为正宗分,第九辙为流通分。上记二书均谓九辙为僧睿所立,故称僧睿为九辙法师。但法华玄论卷一谓乃道融之所立,故称道融为九辙法师。[法华义疏卷一(吉藏)、法华游意、法华经文句卷八下]
九类生 [佛学大词典]
谓三界众生出生之九种形态。即:(一)卵生,(二)胎生,(三)湿生, (四)化生(以上四生,三界共通),(五)有色(色界),(六)无色(无色界),(七) 有想(无色界中除无想天以外之其他诸天),(八)无想(无色界中之无想天),(九) 非有想非无想(非想非非想处)。金刚经(大八·七四九上):‘所有一切众生之类,若卵生、若胎生、若湿生、若化生、若有色、若无色、若有想、若无想、若非有想非无想,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。’此外,楞严经卷七说有十二种类生。
九类鬼 [佛学大词典]
据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三十一载,阎魔王所居之处有无财、少财、多财三种鬼,此三种鬼中各复有三种,故共计九种(类)鬼。即:(一)无财鬼,下分三种: (1)炬口鬼,此鬼口中常吐烈焰,炽然不息,身形则如被火燎烧之多罗树(棕榈树)。 (2)针口鬼,此鬼腹大如山,咽喉则细如针孔,虽见诸种上妙之饮食,然不能吞咽,故饥渴难忍。(3)臭口鬼,此鬼口中恒出极恶腐烂臭气,其臭过于粪秽,且自熏于己,故常呕逆,若遇饮食亦不能食,常为饥渴所恼。(二)少财鬼,下分三种:(1)针毛鬼,此鬼身毛坚利,难以亲近,其坚毛内钻自体,外射他人,苦痛难忍,偶有不净之食以稍济饥渴。(2)臭毛鬼,此鬼之身毛臭过粪秽,熏烂肌骨,蒸坋肠腹,冲喉变呕,荼毒难忍,然若拔其毛,则伤裂皮肤,转加剧苦,偶有不净之食以稍济饥渴。(3)瘿鬼,此鬼于咽喉生大瘿,犹如痈肿,热痛酸疼,然又更相剥挤,致使臭脓涌出,共相争食而稍济饥渴。(三)多财鬼,下分三种:(1)希祀鬼,此鬼常向祠祀中享受祭品,犹如飞鸟,遨游虚空,无有阻碍,盖此鬼先世积财而悭吝不能布施,且希冀子孙之祭祀,故生于此鬼道中。(2)希弃鬼,此鬼常希望以他人所弃吐、残留等物,供其食用,此乃因其宿生悭吝,故于有饮食之处,或见秽物,或不能见,或乐于净物,而又见秽,随其业力之不同,而得多寡厚薄之食。(3)大势鬼,此鬼之势大,诸如夜叉、逻刹娑、恭畔茶等均属之,或住于灵庙,或依于树林,或居山谷、处空宫等,所受之富乐与诸天相同。
一 [佛学大词典]
(一)数之单位。如‘第一’或‘一位’。(二)表示所有、皆是之义。(三)表示平等、绝对之义。碧岩录第四十五则(大四八・一八一下):‘僧问赵州:“万法归一,一归何处?”州云:“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,重七斤。”’
一一 [佛学大词典]
梵语有vyasta, ekaika, pratiks!an!am 等字。含有每一、逐一、各各、任一等意。梵网经开题(大六二・二中):‘一一句句,一一字字,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。’观无量寿经(大一二・三四三上):‘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,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,一一金色遍其宝土。’
一一心识 [佛学大词典]
指真如所入之识。又作一一识心、一心一心识。为非常、非无常之心念,故又称俱非念、寂灭寂静念。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所立十识中之第十识。谓真如门所依之心与实相一味之理会合,故称识心;又真如之体乃通一切有情、非情,且为唯一者,故称一心。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卷二(卍续七二·四四七下):‘第十识心,即真如门所依本法,而唯能缘自门真理,体能鉴用,照体独立,故说为缘。’此心得缘真理为境界,故异于第九识(一切一心识)之不缘真理,而相当于天台四教中之圆教。[释摩诃衍论卷二、释摩诃衍论记卷二、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卷二末、宗镜录卷四十五](参阅‘一切一心识’6、‘十识’503)
一七日 [佛学大词典]
中阴七七(四十九日)之一。又作初七日、所愿忌、始善忌、哭添忌。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。[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]
一九之教 [佛学大词典]
指弥陀之教。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,故有此称。迦才净土论序(大四七·八三中):‘二八弘规,盛乎西土;一九之教,陵迟东夏。’其中,‘二八’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门,‘一九’则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。
一二三四五六七 [佛学大词典]
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,亦即理所当然,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。碧岩录第二十一则(大四八·一六一下):‘僧问智门:“莲花未出水时如何?”智门云:“莲花。(一二三四五六七,疑杀天下人)”’
一人 [佛学大词典]
指佛。佛于人中得道,为世间最尊最胜者,故称一人。法华经譬喻品(大九·一四下):‘其中众生,悉是吾子(中略)。唯我一人,能为救护。’
一人作虚 [佛学大词典]
禅宗公案名。空谷集卷六(卍续一一七·三一六上):‘僧问兴化:“多子塔前,共谈何事?”化云:“一人传虚,万人传实。”’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,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实;此与景德传灯录卷十三(大五一·三○三上)引延沼禅师之语‘一犬吠虚,千猱啀实’义同。
一人当千 [佛学大词典]
一人可敌千人之谓;表示勇猛有力。北本涅槃经卷二(大一二·三七三下):‘譬如人王有大力士,其力当千,更无有能降伏之者,故称此人一人当千。’
一刀三礼 [佛学大词典]
信仰虔诚者,于奉造佛像时,为表示其虔敬,每刻一刀礼佛三次,称为一刀三礼。此与写经时之‘一字三礼’、画像时之‘一笔三礼’其义相同。
一刀两段 [佛学大词典]
因刀之一击,而截断有无之识见;比喻不顾情实之断然态度,又喻禅机之活用。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十三示方机宜(大四七.九○九上):‘虽未得一刀两段,直下坐断报化佛头,然却自有个信入处。’缁门警训卷十钟山铁牛印禅师示童行法晦(大四八·一○九四下):‘若是大丈夫汉,兴决烈之志,屏浮滥之行,从脚跟下一刀两段,向佛祖外一觑便透,身心俱了,亦不为难。’(参阅‘南泉斩猫’ 3742)
一上神通 [佛学大词典]
(一)指一回、一度之神通。(二)指最优越殊胜之神通。相对于小乘佛教所说之六神通。指佛神通、大神通、最上神通等。在小乘佛教中,神通表不可思议之神变;在禅宗则表日常行住坐卧之间,悠游自得,不为任何事务所系缚之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