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通 [佛学大词典]

指鸣鼓,打板,或击磬之时,以缓打为始,而后次第调整,使之渐有间隔,后再急速敲打一回,如此称为一通。禅苑清规卷二上堂(卍续一一一·四四三上):‘闻一通鼓,首座、大众上法堂内。’

上一篇
一贯道
下一篇
一麦
一贯道 [佛学大词典]
我国民间宗教之一,属斋教先天派之一支,并非佛教,自称天道教,俗称鸭蛋教。以无生老母为信仰主神,在教义上,揉合儒、释、道、耶、回等五教之说;在形式上,带有浓厚的道术成份,如扶鸾、借窍临坛等;于组织上,并无出家之僧尼道士,而系由俗家信众所组成。无生老母为创造天地之母、主宰万灵之神,其全名为‘明明上帝无量清虚至尊至圣三界十方万灵真宰’,于该教经典中,母字多写成‘□’。其教义乃将人类历史分为一期青阳、二期红阳、三期白阳等三期。信仰弥勒佛乃无生老母即将派来人间救劫渡人之祖师;此一思想系源自佛教弥勒下生经之说法。此外又崇拜南海古佛(观音)、济公、关公、吕纯阳、刘伯温等,而以点玄关、合同印、五字真言为该教之三宝,被视为求道得救之重要关键。主要典籍为‘暂定佛规’。主张世界之杀劫末日即将来临,信徒须藉祈祷、忏悔、戒杀生、持斋吃素,以及念‘无太佛弥勒’五字真言以求得渡,且须严格誓守教中一切戒规。一般须经由‘引保师’始能入其教门,即引师(介绍人)与保师(保证人)之引介保证。入道前,须先缴纳功德费,其次在神前焚烧表文,表文内容包括生辰年岁、籍贯、住址,及诚心抱守、实心忏悔等十条誓愿,若违表文所载之誓言,愿遭天遣雷诛。其后,由点传师传授三宝,即正式入道。此教约于民国三十五年(1946),分别自天津、上海、鄞县等地传入台湾,然先后于四十二年二月、四十七年四月、五十二年六月、六十年等,以‘白莲遗毒’、‘邪行诡异’等原因遭受政府大力取缔。至七十一年,有关单位已撤销对该教之取缔命令,惟并未核准其集会布道。于七十一年十一月、七十二年六月,该教支派中十余有力人士连署签名,拟以‘中华圣教’之名申请立案,以期公开布教。七十六年元月,终获核准为合法宗教团体。
一蛇首尾 [佛学大词典]
乃譬喻众生愚痴,常为人我之争,而堕于三途恶道。据杂譬喻经载,昔时有一蛇,其头尾自诤不已,皆以己为大。头言:‘我有耳能听,有眼能看,有口能食,行时在前,故应为大。’尾道:‘我使汝去,故汝得去;若我不去,则汝不得去。’于是以蛇身绕木三匝,三日不已,饥饿垂死。头告尾:‘汝放我,听你为大。’尾闻其言,即时放身。后头告尾:‘听你前行。’于是尾在前行,未数步,即堕大深坑而亡。
一庄严三昧 [佛学大词典]
乃百八三昧之一。三昧,禅定之异称。系观诸法均为一相,而非二相之禅定。大智度论卷四十七释摩诃衍品(大二五·四○一中):‘一庄严三昧者,得是三昧,观诸法皆一。或有相,故一;或一切法无相,故一;或一切法空,故一。如是等无量皆一,以一相智慧庄严是三昧,故言一庄严。’
一麦 [佛学大词典]
乃古代印度之长度单位。相当于一麦之大,即一丁点儿长度之意。俱舍论卷十二(大二九·六二中):‘七虱为穬麦,七麦为指节,三节为一指。’
一麻一米 [佛学大词典]
世尊出家求道之初,以苦行自修,每日仅食一麻一米。大智度论卷三十四(大二五·三一一上):‘释迦文佛于沤楼频螺树林中,食一麻一米。诸外道言:“我等先师虽修苦行,不能如是六年勤苦。”’
一札 [佛学大词典]
禅林用语。指痛切的一问。劄,乃刺之意。碧岩录第十八则(大四八·一五七下):‘帝曰:“请师塔样(好与一札)。”’
一 [佛学大词典]
(一)数之单位。如‘第一’或‘一位’。(二)表示所有、皆是之义。(三)表示平等、绝对之义。碧岩录第四十五则(大四八・一八一下):‘僧问赵州:“万法归一,一归何处?”州云:“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,重七斤。”’
一一 [佛学大词典]
梵语有vyasta, ekaika, pratiks!an!am 等字。含有每一、逐一、各各、任一等意。梵网经开题(大六二・二中):‘一一句句,一一字字,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。’观无量寿经(大一二・三四三上):‘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,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,一一金色遍其宝土。’
一一心识 [佛学大词典]
指真如所入之识。又作一一识心、一心一心识。为非常、非无常之心念,故又称俱非念、寂灭寂静念。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所立十识中之第十识。谓真如门所依之心与实相一味之理会合,故称识心;又真如之体乃通一切有情、非情,且为唯一者,故称一心。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卷二(卍续七二·四四七下):‘第十识心,即真如门所依本法,而唯能缘自门真理,体能鉴用,照体独立,故说为缘。’此心得缘真理为境界,故异于第九识(一切一心识)之不缘真理,而相当于天台四教中之圆教。[释摩诃衍论卷二、释摩诃衍论记卷二、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卷二末、宗镜录卷四十五](参阅‘一切一心识’6、‘十识’503)
一七日 [佛学大词典]
中阴七七(四十九日)之一。又作初七日、所愿忌、始善忌、哭添忌。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。[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]
一九之教 [佛学大词典]
指弥陀之教。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,故有此称。迦才净土论序(大四七·八三中):‘二八弘规,盛乎西土;一九之教,陵迟东夏。’其中,‘二八’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门,‘一九’则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。
一二三四五六七 [佛学大词典]
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,亦即理所当然,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。碧岩录第二十一则(大四八·一六一下):‘僧问智门:“莲花未出水时如何?”智门云:“莲花。(一二三四五六七,疑杀天下人)”’
一人 [佛学大词典]
指佛。佛于人中得道,为世间最尊最胜者,故称一人。法华经譬喻品(大九·一四下):‘其中众生,悉是吾子(中略)。唯我一人,能为救护。’
一人作虚 [佛学大词典]
禅宗公案名。空谷集卷六(卍续一一七·三一六上):‘僧问兴化:“多子塔前,共谈何事?”化云:“一人传虚,万人传实。”’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,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实;此与景德传灯录卷十三(大五一·三○三上)引延沼禅师之语‘一犬吠虚,千猱啀实’义同。
一人当千 [佛学大词典]
一人可敌千人之谓;表示勇猛有力。北本涅槃经卷二(大一二·三七三下):‘譬如人王有大力士,其力当千,更无有能降伏之者,故称此人一人当千。’
一刀三礼 [佛学大词典]
信仰虔诚者,于奉造佛像时,为表示其虔敬,每刻一刀礼佛三次,称为一刀三礼。此与写经时之‘一字三礼’、画像时之‘一笔三礼’其义相同。
一刀两段 [佛学大词典]
因刀之一击,而截断有无之识见;比喻不顾情实之断然态度,又喻禅机之活用。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十三示方机宜(大四七.九○九上):‘虽未得一刀两段,直下坐断报化佛头,然却自有个信入处。’缁门警训卷十钟山铁牛印禅师示童行法晦(大四八·一○九四下):‘若是大丈夫汉,兴决烈之志,屏浮滥之行,从脚跟下一刀两段,向佛祖外一觑便透,身心俱了,亦不为难。’(参阅‘南泉斩猫’ 3742)
一上神通 [佛学大词典]
(一)指一回、一度之神通。(二)指最优越殊胜之神通。相对于小乘佛教所说之六神通。指佛神通、大神通、最上神通等。在小乘佛教中,神通表不可思议之神变;在禅宗则表日常行住坐卧之间,悠游自得,不为任何事务所系缚之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