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障 [佛学大词典]

梵语pan~ca a^varan!a^ni,巴利语pan~ca ni^varan!a^ni。即五种障碍。又作五碍。(一)指女子无法成为梵天王、帝释、魔王、转轮圣王、佛等五者。一般五障常与‘三从’连用。又大宝积经卷三十八之说,则缺魔王一障。[法华经提婆达多品、超日明三昧经卷下、法华经玄赞卷九本](参阅‘女子五障’917) (二)指修道上之五种障碍。又作五盖障。大日经疏卷一举五种:(一)烦恼障,根本烦恼之障碍。(二)业障,过去、现在恶业之障。(三)生障,因前业而生于恶环境之障。(四)法障,因前世之因缘,无法遇善知识,故有不得闻法之障。(五)所知障,虽闻正法,然因诸种因缘而无法修行般若波罗蜜。又有恶道障(生三恶道)、贫穷障(生贫穷之家)、女身障(受女身之果报)、形残障(肢体残损,诸根不具)、喜忘障(健忘)为五障者。 (三)指五力之障碍,即欺、怠、嗔、恨、怨等五障。欺能障信,怠能障进,嗔能障念,恨能障定,怨能障慧。[法华玄义释签卷一上]

上一篇
五誓愿
下一篇
五障三从
五誓愿 [佛学大词典]
为日本真言宗胎藏界所用之梵呗。即:(一)誓愿断除一切恶,(二)誓愿度脱一切生(众生),(三)誓愿修习一切法,(四)誓愿奉侍一切佛,(五)誓愿证得大菩提。另于金刚界所用者,则为五大愿。
五盖 [佛学大词典]
梵语pan~ca a^varan!a^ni。盖,覆盖之意。谓覆盖心性,令善法不生之五种烦恼。即:(一)贪欲盖(梵ra^ga -a^varan!a ),执着贪爱五欲之境,无有厌足,而盖覆心性。(二)嗔恚盖(梵pratigha -a^varan!a ),于违情之境上怀忿怒,亦能盖覆心性。(三)惛眠盖(梵stya^na -middha-a^varan!a ),又作睡眠盖。惛沈与睡眠,皆使心性无法积极活动。(四)掉举恶作盖(梵auddhatya -kaukr!tya-a^varan!a ),又作掉戏盖、调戏盖、掉悔盖。心之躁动(掉),或忧恼已作之事(悔),皆能盖覆心性。(五)疑盖(梵vicikitsa^ -a^varan!a ),于法犹豫而无决断,因而盖覆心性。又诸烦恼皆有盖之义,然此五者于无漏之五蕴能为殊胜障碍,即贪欲与嗔恚能障戒蕴,惛沈与睡眠能障慧蕴,掉举与恶作能障定蕴,疑者疑于四谛之理,故唯立此五者为盖。[杂阿含经卷二十六、大智度论卷十七、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八、卷四十八、俱舍论卷二十一、顺正理论卷五十五、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七、摩诃止观卷四下、大乘义章卷五本、法界次第初门卷上之上](参阅‘弃五盖’5049)
五台山 [佛学大词典]
(一)位于我国山西五台县东北,与峨眉山、普陀山、九华山合称为我国佛教之四大灵山。以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中五峰耸立,山顶无林木,垒土如台,故称五台山。又以五峦巍然,拔乎群山,盛夏仍不知炎暑,故别号清凉山。为古来文殊菩萨示现之道场,广受海内之信仰。华严经菩萨住处品及宝藏陀罗尼经谓文殊菩萨住处为五顶,名清凉山。此为文殊信仰之由来。五台为:东台望海峰,又称无恤台、常山顶。西台挂月峰,又称瞢□山,上有泉群山。南台锦绣峰,又称系舟山。北台协斗峰,又称夏屋山、覆宿埵。中台即翠岩峰。自北魏文帝游中台,创建大孚图灵鹫寺后即佛寺林立。极盛时,五峰内外佛刹多达三百余寺,迄今约存一百余寺。其中以大佛光寺与显通寺之无梁殿、铜殿著称于世。罗侯寺、清凉寺、金阁寺、北山寺、望海寺、大文殊寺亦颇为著名。与此山有关系之名僧很多,如:不空建金阁寺、玉华寺等,成为密教中心。法照建竹林寺,修习念佛三昧;日僧圆仁承其教法,传至比睿山,是为引声念佛之始。澄观曾于大华严寺着华严经疏。日本之入唐僧、入宋僧至此参访者颇多。又如高丽之慈藏、罽宾之佛陀波利等皆曾登山参访。元代成宗皇太后尝建大万圣佑国寺,并重修五台诸寺。八思巴亦曾驻此。明万历年间,重修大塔院寺,建护国释迦文佛舍利塔,塔台上筑有球形之塔身,上安十三级之相轮,塔高二十七丈,周围二十五丈,为西藏式喇嘛塔,是山中最为壮观之地。清康熙以后,历代皇帝行幸不绝,捐资营修,满蒙之佛教徒亦常至此巡塔,活佛亦屡次巡驻。今住僧中分为青衣、黄衣两派。青衣僧住大显通寺、大塔院、金阁、灵境等十刹。黄衣僧为喇嘛僧,住菩萨顶、金刚窟、罗侯等十大刹。自古以来蒙古王公每岁朝山,布施甚厚。[续高僧传卷七、卷二十五、代宗朝赠司空大辩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二、佛祖统纪卷四十二、卷四十三、卷四十五、清凉山志、元史本纪第十、第十八、第二十二、康熙东华录卷三十二、卷六十一、乾隆东华录卷二十四、卷三十一、嘉庆东华录卷二十八、卷三十、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第三十一至第三十四、职方典第二九四](二)位于韩国江原道平昌郡。与金刚山并称韩国二大名山。上有满月、麒麟、长岭、象王、智炉五峰,峰上平坦处均建有寺庵,其中,上院寺藏有全国最古老之朝鲜钟。山之入口为月精寺,乃新罗慈藏律师入唐时,登五台山,亲谒文殊菩萨,归国后,迎纳佛骨而建之寺塔,今为韩国三十一本山之一,寺庭九层塔与上院寺之梵钟共为新罗美术之精粹。
五障三从 [佛学大词典]
女性所具有之五种障碍与三种忍从。五障指女性不能成为梵天王、帝释、魔王、转轮王、佛。三从则指女性幼年从亲、婚后从夫、年老后从子,又称三监、三隔。[中阿含经卷二十八、法句譬喻经卷一、超日明三昧经卷下、大智度论卷九]
五啖食 [佛学大词典]
梵语pan~ca-bhojani^ya。又作五正食。食物一般分为五嚼食(又作五不正食)与五啖食。五啖食即饭、麦豆饭、■、肉、饼等五种。[有部毗奈耶卷三十六](参阅‘食物’4000)
五德 [佛学大词典]
(一)释尊说无量寿经,入大寂定,现五德之瑞相。即:(一)住奇特法,(二)住佛所住,(三)住导师行,(四)住最胜道,(五)行如来德五种,称为五德。[无量寿经卷上](二)于结夏安居毕日,举行自恣举罪,选任此自恣举罪者,必具二种五德,即:(一)自恣五德,即不爱、不恚、不怖、不痴、自恣不自恣知。(二)举罪五德,即知时、真实、利益、柔软、慈心。[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四](三)指戒师五德。即:(一)持戒,(二)十腊,(三)解律藏,(四)通禅思,(五)慧藏穷玄。[天台戒疏卷上](四)瞻病五德。即看护病人应行之五德。(一)知病人之可食不可食,(二)不嫌恶病人之大小便利唾吐,(三)有慈悲心不为衣食,(四)能理汤药等,(五)能为病人说法。[四分律卷四十一]
一 [佛学大词典]
(一)数之单位。如‘第一’或‘一位’。(二)表示所有、皆是之义。(三)表示平等、绝对之义。碧岩录第四十五则(大四八・一八一下):‘僧问赵州:“万法归一,一归何处?”州云:“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,重七斤。”’
一一 [佛学大词典]
梵语有vyasta, ekaika, pratiks!an!am 等字。含有每一、逐一、各各、任一等意。梵网经开题(大六二・二中):‘一一句句,一一字字,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。’观无量寿经(大一二・三四三上):‘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,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,一一金色遍其宝土。’
一一心识 [佛学大词典]
指真如所入之识。又作一一识心、一心一心识。为非常、非无常之心念,故又称俱非念、寂灭寂静念。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所立十识中之第十识。谓真如门所依之心与实相一味之理会合,故称识心;又真如之体乃通一切有情、非情,且为唯一者,故称一心。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卷二(卍续七二·四四七下):‘第十识心,即真如门所依本法,而唯能缘自门真理,体能鉴用,照体独立,故说为缘。’此心得缘真理为境界,故异于第九识(一切一心识)之不缘真理,而相当于天台四教中之圆教。[释摩诃衍论卷二、释摩诃衍论记卷二、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卷二末、宗镜录卷四十五](参阅‘一切一心识’6、‘十识’503)
一七日 [佛学大词典]
中阴七七(四十九日)之一。又作初七日、所愿忌、始善忌、哭添忌。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。[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]
一九之教 [佛学大词典]
指弥陀之教。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,故有此称。迦才净土论序(大四七·八三中):‘二八弘规,盛乎西土;一九之教,陵迟东夏。’其中,‘二八’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门,‘一九’则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。
一二三四五六七 [佛学大词典]
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,亦即理所当然,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。碧岩录第二十一则(大四八·一六一下):‘僧问智门:“莲花未出水时如何?”智门云:“莲花。(一二三四五六七,疑杀天下人)”’
一人 [佛学大词典]
指佛。佛于人中得道,为世间最尊最胜者,故称一人。法华经譬喻品(大九·一四下):‘其中众生,悉是吾子(中略)。唯我一人,能为救护。’
一人作虚 [佛学大词典]
禅宗公案名。空谷集卷六(卍续一一七·三一六上):‘僧问兴化:“多子塔前,共谈何事?”化云:“一人传虚,万人传实。”’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,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实;此与景德传灯录卷十三(大五一·三○三上)引延沼禅师之语‘一犬吠虚,千猱啀实’义同。
一人当千 [佛学大词典]
一人可敌千人之谓;表示勇猛有力。北本涅槃经卷二(大一二·三七三下):‘譬如人王有大力士,其力当千,更无有能降伏之者,故称此人一人当千。’
一刀三礼 [佛学大词典]
信仰虔诚者,于奉造佛像时,为表示其虔敬,每刻一刀礼佛三次,称为一刀三礼。此与写经时之‘一字三礼’、画像时之‘一笔三礼’其义相同。
一刀两段 [佛学大词典]
因刀之一击,而截断有无之识见;比喻不顾情实之断然态度,又喻禅机之活用。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十三示方机宜(大四七.九○九上):‘虽未得一刀两段,直下坐断报化佛头,然却自有个信入处。’缁门警训卷十钟山铁牛印禅师示童行法晦(大四八·一○九四下):‘若是大丈夫汉,兴决烈之志,屏浮滥之行,从脚跟下一刀两段,向佛祖外一觑便透,身心俱了,亦不为难。’(参阅‘南泉斩猫’ 3742)
一上神通 [佛学大词典]
(一)指一回、一度之神通。(二)指最优越殊胜之神通。相对于小乘佛教所说之六神通。指佛神通、大神通、最上神通等。在小乘佛教中,神通表不可思议之神变;在禅宗则表日常行住坐卧之间,悠游自得,不为任何事务所系缚之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