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格赫 [佛学大词典]

梵名Ba^gh 。印度印多尔市(Indore)西南方文底耶山脉(Vindhya)之南斜面,沿着那巴达河(Narmada)悬崖而开辟之七世纪顷之大乘佛教石窟群。原有九窟,现仅残存第二至第六窟。石窟构造与阿旃多(梵Ajanta^ )石窟有密切关连,本窟仅有僧院,不附设塔院。四方形之宽敞房间周围除入口外三面有小僧室,内面中央置有小祠堂。各窟所残存色彩华丽之壁画,大都剥落,然被视为可与阿旃多石窟之壁画技术媲美之佛教艺术。[J. Burgess: Notes onthe Bauddha Rock- temples of Ajanta^, 1879; Fergusson: History ofIndian and Eastern Architecture,1910, vol. I、印度南海の佛教美术(高田修)]

上一篇
巴宙
下一篇
巴陵三转语
巴宙 [佛学大词典]
(1918~ )四川万县人。自幼爱好佛学,民国二十七年(1938)赴印度国际大学研究印度文化及语文。得硕士学位后,转学至孟买大学。三十七年以英文论文‘梵巴汉藏对照波罗提木叉之比较研究’得该校博士学位。在印度研学期间,即执教于国际大学与阿拉哈巴大学等校。四十三年转任锡兰大学教授。执教十四年后,转赴美国,任爱荷华大学教授。主讲亚洲文化、宗教、哲学、佛学等课程。并于讲学之余,经常赴世界各地旅行研究。先后曾在英国伦敦、法国巴黎等地研究敦煌写本。著述甚丰,除博士论丈外,有大涅槃经及其汉译之比较研究、敦煌韵文集,并译有南传大般涅槃经等书。论文曾发表于大英百科全书、锡兰之佛教大辞典、华学月刊、佛光学报等各大刊物。并曾数次参加世界性之东方学大会。为我国旅居海外之著名佛教学者。
巴里岛 [佛学大词典]
(Bali Island)又称婆利、婆里。位于爪哇岛东方,隔巴里海峡。岛上寺院数量极多,故称千寺岛(the Island of the ThousandTemples)。乃印度尼西亚群岛中,唯一存续之印度式社会。融合地方性宗教(原始宗教)、佛教(九世纪前传入)、印度教湿婆派(十五世纪左右传入)等而形成印度式文化,故宗教、建筑、文学、制度浑然为一体,留存浓厚之印度色彩。[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、隋书南蛮传、R. Goris:Bali, Religion and customs inBali, Batavia, 1939; N. Sastri:South-Indian Influences in theFar East, Madras, 1949]
巴利语 [佛学大词典]
巴利语pa^li-bha^sa^。为南方佛教圣典及其注疏之用语。属印欧语系,系印度中期亚利安语中,初期地方语(梵Pra^krit )之一。巴利,为 pa^li 或 pa^l!i, pal!i 之音译,又作巴梨、波利,意为线、规范,转用为圣典之意。巴利文清净道论(Visuddhimagga)中,相对于注释(巴at!t!hakatha^ ),称根本圣典为 Pa^li。近代始将锡兰等地之三藏及注释书所使用之语言,称为巴利语。字母总数凡四十(一说三十九),母音有八(a,a^,i,i^,u,u^,e,o),父音三十二( k,kh,g,gh,n%,c,ch,j,jh,n~,t!,t!h,d!,d!h,n!,t,th,d,dh,n,p,ph,b,bh,m,y,r,l,v,s,h,l!,一说三十一),另有一空点(m!)。其音声与文法较梵语为简,书体亦不定,系以南方各国之书体书写;由于有巴利三藏,遂使原始佛教圣典得以流传。巴利语之主要部分约成于纪元前三世纪顷。其发生地有摩揭陀(梵Magadha )与邬阇衍那(梵Ujjayani^ )等说,众说纷纭,或系佛教教团在释尊入灭前后,向西逐渐传播时所用之圣典语言。德国学者盖格尔(W. Geiger)主张巴利语之发展阶段有四,即诸经中偈颂之语言、经典中散文之语言、藏外典籍之新散文之语言、新诗之语言等。西元一八三三年,梧庞(E. Upham)等英译以锡兰土语书写之大统史(巴Maha^vam!sa ),并刊行其著作‘锡兰神圣的及历史的作品’(The sacred and historical worksof Ceylon),开巴利语研究之风气。一八五五年,豪斯贝尔(V. Fausbo%ll)校订出版法句经(巴Dhammapada ),为巴利圣典刊行之先驱。其后,欧洲、锡兰、日本等国学者,从事原典校订及翻译工作者亦多。文法书有库罗(B. Clough)之巴利文法摘要(Compendious Pali Grammar, 1824)、穆勒(Fr. Mu|ller)之促进肯特洲之巴利语(Beitria|ge zurKentnis der Pa^li-Sprache, 1867~1868)、立花俊道之巴利语文典、水野弘元之巴利语文法、长井真琴之独习巴利语文法等。字典有基鲁达司(R.C. Childers)之巴利语字典(Dictionary of the Pa^li Language,1875)、大卫斯(Rhys Davids)及史代德(W. Stede)之巴利英文辞典(Pa^li-English Dictionary,1921~1925)、水野弘元之巴利语辞典等。[欧米の佛教、根本佛典の研究]
巴陵三转语 [佛学大词典]
禅宗公案名。又作巴陵三句。指岳州巴陵颢鉴禅师用以提撕学人,令彼等转迷开悟之三句话。即‘银碗里盛雪’、‘珊瑚枝枝撑着月’、‘鸡寒上机,鸭寒下水’等三句。人天眼目卷二(大四八·三一三上):‘僧问巴陵:“如何是提婆宗?”陵云:“银碗里盛雪。”问:“如何是吹毛剑?”陵云:“珊瑚枝枝撑着月。”问:“祖意、教意,是同是别?”陵云:“鸡寒上机,鸭寒下水。”’云门文偃闻此三句话,大为激赏,乃言(大四八·三一三上):‘他日老僧忌辰,只举此三转语供养老僧足矣!’
巴陵吹毛剑 [佛学大词典]
禅宗公案名。又作吹毛剑。巴陵颢鉴三转语之一。碧岩录第一○○则(大四八·二二三中):‘僧问巴陵:“如何是吹毛剑?”陵云:“珊瑚枝枝撑着月。”’吹毛剑,指锋锐之剑,毛发置于其上,仅须轻轻一吹即可断为二;就心性而言,则喻指般若智剑之作用,其光芒之锋锐能照破万象,截断乾坤。巴陵所答,盖谓涤尽无明妄念而心性炳然之时,犹如珊瑚枝,一一撑映天边之月,八面玲珑,显示光境双亡双收之运用自如,乃寓头头物物皆是吹毛剑之意。其言外之意,即谓更须看取人人具足、个个圆成之般若自性。
巴杰士 [佛学大词典]
(Burgess, James; 1832~1917)研究古印度之英国学者。初学建筑,一八五五年渡海至印度,任加尔各答大学、孟买大学之教授,调查研究印度考古学,收集图录甚多,并多次发表研究成果。历任西印度考古学调查会会长(1873)、全印度考古学调查会总裁(1886),及各种东方学关系代表。曾创刊印度刻铭集(Epigraphia Indica, 1889~1894),从事碑铭、古钱之研究,著作有 Indian Antiquary, 1872~1884; Archaeological Survey of WesternIndia, 5vols. 1875~1883; The Ancient Temples and Sculpture ofIndia, 1897~1910 等,于印度考古学及古代史研究上,有不可抹灭之功绩。
一 [佛学大词典]
(一)数之单位。如‘第一’或‘一位’。(二)表示所有、皆是之义。(三)表示平等、绝对之义。碧岩录第四十五则(大四八・一八一下):‘僧问赵州:“万法归一,一归何处?”州云:“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,重七斤。”’
一一 [佛学大词典]
梵语有vyasta, ekaika, pratiks!an!am 等字。含有每一、逐一、各各、任一等意。梵网经开题(大六二・二中):‘一一句句,一一字字,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。’观无量寿经(大一二・三四三上):‘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,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,一一金色遍其宝土。’
一一心识 [佛学大词典]
指真如所入之识。又作一一识心、一心一心识。为非常、非无常之心念,故又称俱非念、寂灭寂静念。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所立十识中之第十识。谓真如门所依之心与实相一味之理会合,故称识心;又真如之体乃通一切有情、非情,且为唯一者,故称一心。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卷二(卍续七二·四四七下):‘第十识心,即真如门所依本法,而唯能缘自门真理,体能鉴用,照体独立,故说为缘。’此心得缘真理为境界,故异于第九识(一切一心识)之不缘真理,而相当于天台四教中之圆教。[释摩诃衍论卷二、释摩诃衍论记卷二、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卷二末、宗镜录卷四十五](参阅‘一切一心识’6、‘十识’503)
一七日 [佛学大词典]
中阴七七(四十九日)之一。又作初七日、所愿忌、始善忌、哭添忌。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。[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]
一九之教 [佛学大词典]
指弥陀之教。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,故有此称。迦才净土论序(大四七·八三中):‘二八弘规,盛乎西土;一九之教,陵迟东夏。’其中,‘二八’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门,‘一九’则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。
一二三四五六七 [佛学大词典]
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,亦即理所当然,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。碧岩录第二十一则(大四八·一六一下):‘僧问智门:“莲花未出水时如何?”智门云:“莲花。(一二三四五六七,疑杀天下人)”’
一人 [佛学大词典]
指佛。佛于人中得道,为世间最尊最胜者,故称一人。法华经譬喻品(大九·一四下):‘其中众生,悉是吾子(中略)。唯我一人,能为救护。’
一人作虚 [佛学大词典]
禅宗公案名。空谷集卷六(卍续一一七·三一六上):‘僧问兴化:“多子塔前,共谈何事?”化云:“一人传虚,万人传实。”’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,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实;此与景德传灯录卷十三(大五一·三○三上)引延沼禅师之语‘一犬吠虚,千猱啀实’义同。
一人当千 [佛学大词典]
一人可敌千人之谓;表示勇猛有力。北本涅槃经卷二(大一二·三七三下):‘譬如人王有大力士,其力当千,更无有能降伏之者,故称此人一人当千。’
一刀三礼 [佛学大词典]
信仰虔诚者,于奉造佛像时,为表示其虔敬,每刻一刀礼佛三次,称为一刀三礼。此与写经时之‘一字三礼’、画像时之‘一笔三礼’其义相同。
一刀两段 [佛学大词典]
因刀之一击,而截断有无之识见;比喻不顾情实之断然态度,又喻禅机之活用。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十三示方机宜(大四七.九○九上):‘虽未得一刀两段,直下坐断报化佛头,然却自有个信入处。’缁门警训卷十钟山铁牛印禅师示童行法晦(大四八·一○九四下):‘若是大丈夫汉,兴决烈之志,屏浮滥之行,从脚跟下一刀两段,向佛祖外一觑便透,身心俱了,亦不为难。’(参阅‘南泉斩猫’ 3742)
一上神通 [佛学大词典]
(一)指一回、一度之神通。(二)指最优越殊胜之神通。相对于小乘佛教所说之六神通。指佛神通、大神通、最上神通等。在小乘佛教中,神通表不可思议之神变;在禅宗则表日常行住坐卧之间,悠游自得,不为任何事务所系缚之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