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堂牌 [佛学大词典]

指预告上堂之牌示。即报大众上堂时日之揭示,悬于法堂之前门,纵二尺三寸,横一尺三寸。每逢朔望之时,侍者吩咐客头行者,必挂上堂牌以报示僧众。[僧堂清规卷四诸牌法]

上一篇
上堂
下一篇
上渊
上堂 [佛学大词典]
禅林用语。(一)指上法堂说法。古时长老住持可随时上堂,中世以后则有定期及临时上堂之别,有:(一)旦望上堂,每月初一、十五日上堂。(二)五参上堂,每月五、十、二十、二十五日上堂,另加上望上堂,约每五日上堂一回,故称为五参。(三)九参上堂,每三日上堂一回,则每月约有九回上堂。(四)圣节上堂,皇帝诞生日上堂。(五)出队上堂,住持出外劝化,归来后上堂。(六)因事上堂,寺内发生毁逆违难等事,住持乃特别上堂说法。(七)谢秉拂上堂,谢头首秉拂之劳。(八)谢都寺斋上堂,谢都寺办斋之劳,住持特为上堂说法。(九)大行追严上堂,为皇帝之中阴追荐而上堂说法。其中,五参上堂(五上堂)之日,称为五参日(参有参加之意),与旦望合称为‘五旦望’。住持上堂升座时,大众应起立听法。[祖庭事苑卷八、敕修百丈清规卷上祝厘章、禅林象器笺座位门、垂说门、报祷门](二)上堂说法之后,赴斋堂受供,称为上堂斋。(三)指僧堂之上间(上位)。下间则称下堂(下位)。(参阅‘上间’721)(四)指祝国上堂、晋山上堂。为晋山之仪式。
上根 [佛学大词典]
指上等之根器,即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等诸根之上利者,或修行佛道之能力特优者。又指‘信、进、念、定、慧’等五根锐利之修道者。
上座部 [佛学大词典]
梵名A^rya -sthavira-nika^ya ,巴利名Thera-Va^da 。又称铜鍱部。音译作他鞞罗部、体毗履、他毗利与。乃部派佛教之一派。据北传佛典所载,佛入灭百余年后,大天(梵Maha^deva ,巴同)等进步派之比丘倡导五条教义,保守派起而反对之,教团因此分裂为上座、大众二部。佛入灭三百年初,自保守之上座部又分出说一切有部(略称有部),根本上座部受有部势力压迫,遂迁至雪山(梵Hima^laya ),称为雪山部。其后,自有部又分出八部,上座部本末计有十一部(有部、本上座部、犊子部、法上部、贤胄部、正量部、密林山部、化地部、法藏部、饮光部、经量部)。然据南传佛典所载,最初分裂乃因对有关戒律十事之见解不同而引起,故上座部本末共十二部。在上座部系统中,有部势力最大,可谓为上座部理论之代表。此一部派,于公元前三世纪,由印度传入锡兰等地,后称南传上座部,至今仍盛行。[异部宗轮论、大毗婆沙论卷九十九、三论玄义、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本](参阅‘大天五事’754、‘小乘二十部’928、‘印度佛教’2215、‘部派佛教’4814)
上渊 [佛学大词典]
(1627~1679)明末清初禅僧。又称海渊。冀州新河人,俗姓曹。号波停。年十六至海虞(江苏常熟东)之三峰,入嵩隐门下,苦参十九年而得悟。未几,往灵峰弘法,并大力整饬丛林规矩。康熙十八年冬示寂,享年五十三,建塔于寺之东岗。[灵峰志卷四]
上厕法 [佛学大词典]
指如厕之作法。乃为僧徒日常生活所应注意之事项,尤以律宗、禅宗视之为重要规定。据毗尼母经卷六载,如厕之时,应先取筹草至户前,三弹指作声,若人、非人,令得觉知,复于户前安衣处脱衣放妥。若值天雨无藏衣处,持衣好自缠身。其次开户看厕内,无诸毒虫否。看已欲便利时,应徐徐次第抄衣而上,不得忽褰,令露身体。坐起之法,不中倚侧,当中而坐,莫令污厕两边。欲起时,衣次第渐渐而下,不得忽放。起止已竟,用‘筹净’刮之令净。若无竹筹,不得壁上拭令净,不得厕板梁柱上拭令挣,亦不得用石、青草、土块、软木皮、软叶、奇木等。所应用者,以木竹苇作筹,最长者一磔,最短者四指,已用者不得着于净筹中。另于道宣之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中,亦举出上厕之法二十条。于密教,修法时最忌秽物,故对上厕法亦有所规定,且用乌枢沙摩明王之法除秽。此即入明王之三昧,在自身观‘恽’字、‘吽’字,结手印、诵真言等之隐所作法。[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下、诸经要集卷二十、禅苑清规卷七](参阅‘隐所作法’6533)
上间 [佛学大词典]
指禅院之上位。人面向堂时,以己身之右为上间,法堂、方丈(南向)则以东为上间,僧堂(东向)则以北为上间,库司(西向)则以南为上间。[敕修百丈清规卷一祝厘章、禅林象器笺卷二]
一 [佛学大词典]
(一)数之单位。如‘第一’或‘一位’。(二)表示所有、皆是之义。(三)表示平等、绝对之义。碧岩录第四十五则(大四八・一八一下):‘僧问赵州:“万法归一,一归何处?”州云:“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,重七斤。”’
一一 [佛学大词典]
梵语有vyasta, ekaika, pratiks!an!am 等字。含有每一、逐一、各各、任一等意。梵网经开题(大六二・二中):‘一一句句,一一字字,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。’观无量寿经(大一二・三四三上):‘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,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,一一金色遍其宝土。’
一一心识 [佛学大词典]
指真如所入之识。又作一一识心、一心一心识。为非常、非无常之心念,故又称俱非念、寂灭寂静念。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所立十识中之第十识。谓真如门所依之心与实相一味之理会合,故称识心;又真如之体乃通一切有情、非情,且为唯一者,故称一心。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卷二(卍续七二·四四七下):‘第十识心,即真如门所依本法,而唯能缘自门真理,体能鉴用,照体独立,故说为缘。’此心得缘真理为境界,故异于第九识(一切一心识)之不缘真理,而相当于天台四教中之圆教。[释摩诃衍论卷二、释摩诃衍论记卷二、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卷二末、宗镜录卷四十五](参阅‘一切一心识’6、‘十识’503)
一七日 [佛学大词典]
中阴七七(四十九日)之一。又作初七日、所愿忌、始善忌、哭添忌。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。[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]
一九之教 [佛学大词典]
指弥陀之教。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,故有此称。迦才净土论序(大四七·八三中):‘二八弘规,盛乎西土;一九之教,陵迟东夏。’其中,‘二八’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门,‘一九’则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。
一二三四五六七 [佛学大词典]
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,亦即理所当然,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。碧岩录第二十一则(大四八·一六一下):‘僧问智门:“莲花未出水时如何?”智门云:“莲花。(一二三四五六七,疑杀天下人)”’
一人 [佛学大词典]
指佛。佛于人中得道,为世间最尊最胜者,故称一人。法华经譬喻品(大九·一四下):‘其中众生,悉是吾子(中略)。唯我一人,能为救护。’
一人作虚 [佛学大词典]
禅宗公案名。空谷集卷六(卍续一一七·三一六上):‘僧问兴化:“多子塔前,共谈何事?”化云:“一人传虚,万人传实。”’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,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实;此与景德传灯录卷十三(大五一·三○三上)引延沼禅师之语‘一犬吠虚,千猱啀实’义同。
一人当千 [佛学大词典]
一人可敌千人之谓;表示勇猛有力。北本涅槃经卷二(大一二·三七三下):‘譬如人王有大力士,其力当千,更无有能降伏之者,故称此人一人当千。’
一刀三礼 [佛学大词典]
信仰虔诚者,于奉造佛像时,为表示其虔敬,每刻一刀礼佛三次,称为一刀三礼。此与写经时之‘一字三礼’、画像时之‘一笔三礼’其义相同。
一刀两段 [佛学大词典]
因刀之一击,而截断有无之识见;比喻不顾情实之断然态度,又喻禅机之活用。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十三示方机宜(大四七.九○九上):‘虽未得一刀两段,直下坐断报化佛头,然却自有个信入处。’缁门警训卷十钟山铁牛印禅师示童行法晦(大四八·一○九四下):‘若是大丈夫汉,兴决烈之志,屏浮滥之行,从脚跟下一刀两段,向佛祖外一觑便透,身心俱了,亦不为难。’(参阅‘南泉斩猫’ 3742)
一上神通 [佛学大词典]
(一)指一回、一度之神通。(二)指最优越殊胜之神通。相对于小乘佛教所说之六神通。指佛神通、大神通、最上神通等。在小乘佛教中,神通表不可思议之神变;在禅宗则表日常行住坐卧之间,悠游自得,不为任何事务所系缚之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