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月 [佛学大词典]

(一)梵语udaka-candra。又作水中月。大乘十喻之一,十缘生句之一。水中之月乃月之影现,并无月之实体,以此比喻诸法无自性,凡夫妄执心水中所现我我所之相,而着于诸法,实则诸法了无实体。大智度论卷六(大二五·一○一下):‘解了诸法,如幻,如焰,如水中月,(中略)如镜中像,如化。’(参阅‘十喻’470) (二)明代临济宗僧。常德(湖南)人,俗姓王。生卒年不详。少习儒学,偶阅金刚般若经至‘凡所有相皆是虚妄’句,若有所省。十六岁乃投古林出家,专心致志研探生死究竟之法,乃遍参诸方,后至峨眉,忽获证琉璃三昧,乃大悟,晚见雪峤圆信,呈证所悟,得证心印。遂结庵于鸡足山弘扬祖风,题为水月庵,并以为名。一日集众勉以法道为重,语毕,端坐而逝,世寿六十四。[增订佛祖道影卷二(虚云)] (三)(1928~ )河北昌黎人。法名圣禾。民国五十九年(1970)于湛然寺依慧峰法师出家,同年于临济寺受具足戒。师覃思因明,学识丰富,曾于东方、东山、净觉、莲华诸佛学院及华梵佛学研究所授课。一九七九年荣获美江大学名誉哲学博士学位。师并创刊因明杂志。有因明之论著约七十篇散见各佛教刊物。

上一篇
水天眷属
下一篇
水月观音
水天眷属 [佛学大词典]
为密教十二天中水天之眷属。列位于胎藏曼荼罗外院。于现图曼荼罗中,西门之南北各有称为水天者,侍从门南之尊者,双手合持三股戟,跪坐圆座;侍从门北之尊者,或称水天妃眷属,头戴八蛇,右手执锋,左手持蛇索,置于腰部,交脚坐于圆座。
水天法 [佛学大词典]
水天之供养法。又作水天供。即密教以水天为本尊,为请雨祈愿所修之法。系依陀罗尼集经卷十一所说之水天印咒法、供养十二大威德天报恩品等而修者。
水天后 [佛学大词典]
梵名Varun!a^ni^ 。又称龙王妃。为密教十二天中水天之后。于密教各曼荼罗中,水天与水天后、水天眷属及妃眷属每相混同,于胎藏现图曼荼罗外院西门之北列有水天、水天后、水天眷属等三位,其中水天后头戴七蛇,右手执龙索,左拳覆腰,或谓此像为水天,而以其傍头戴九蛇,左掌安腰者为水天后。胎藏图像及胎藏旧图样则举出后、妃二位,水天后乘摩竭鱼,左手执蛇,右手持花。[诸说不同记卷十]
水月观音 [佛学大词典]
三十三观音之一。我国寺院所供奉之观音塑画像,作观水中月影状。或谓即胎藏界曼荼罗观音院之水吉祥菩萨。有各种形像,据图像钞卷七所说,水月观音坐于大海中之岩石上,垂左足,右足竖膝,与左膝相叉钩,面部微仰,作思惟之相。另有三面六臂像,左三手分别持宝莲花、金轮、孔雀尾,右三手分别持利剑、宝珠、青莲花,身色如日光,坐于宝山上。又其图像于尊容钞载为,跏坐于岩石上之莲座,左手持未开莲花,右手结与愿印,由掌中出水。[佛像图汇卷二]
水火定 [佛学大词典]
水定与火定。于水得自在之禅定,称为水定;由自身出火之禅定,称为火定。法苑珠林载有后梁南襄阳景空寺僧法聪入水火定一事。
水目山 [佛学大词典]
位于云南祥云县治之南。据大清一统志卷三七八大理府载,水目山系在云南县(祥云县)南二十五里处。大明一统志则称‘宝华山’。山上有佛刹,山顶有泉,其深难测。山上始建佛寺,系在段氏之后大理国时代(1097~1252),净妙澄与普济庆光二人共同为段氏而建者。山上本无泉,庆光以锡杖卓地,遂有泉涌出,故称卓锡泉,且得水目山之名。庆光于该寺开堂弘法,归依者颇多。至明末,杨岐宗虎丘派无住洪如(1592~1664)于该山创宝华寺,与弟子普行非相(1604~1690)相继于此弘扬律禅,官民归依者甚众。至近代,水目、宝华两寺渐凋零,海瑞(?~1920)有感于此,遂集资复修之,迄今香火犹盛。[滇释纪卷一至卷三、新续高僧传卷五十九]
一 [佛学大词典]
(一)数之单位。如‘第一’或‘一位’。(二)表示所有、皆是之义。(三)表示平等、绝对之义。碧岩录第四十五则(大四八・一八一下):‘僧问赵州:“万法归一,一归何处?”州云:“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,重七斤。”’
一一 [佛学大词典]
梵语有vyasta, ekaika, pratiks!an!am 等字。含有每一、逐一、各各、任一等意。梵网经开题(大六二・二中):‘一一句句,一一字字,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。’观无量寿经(大一二・三四三上):‘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,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,一一金色遍其宝土。’
一一心识 [佛学大词典]
指真如所入之识。又作一一识心、一心一心识。为非常、非无常之心念,故又称俱非念、寂灭寂静念。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所立十识中之第十识。谓真如门所依之心与实相一味之理会合,故称识心;又真如之体乃通一切有情、非情,且为唯一者,故称一心。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卷二(卍续七二·四四七下):‘第十识心,即真如门所依本法,而唯能缘自门真理,体能鉴用,照体独立,故说为缘。’此心得缘真理为境界,故异于第九识(一切一心识)之不缘真理,而相当于天台四教中之圆教。[释摩诃衍论卷二、释摩诃衍论记卷二、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卷二末、宗镜录卷四十五](参阅‘一切一心识’6、‘十识’503)
一七日 [佛学大词典]
中阴七七(四十九日)之一。又作初七日、所愿忌、始善忌、哭添忌。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。[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]
一九之教 [佛学大词典]
指弥陀之教。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,故有此称。迦才净土论序(大四七·八三中):‘二八弘规,盛乎西土;一九之教,陵迟东夏。’其中,‘二八’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门,‘一九’则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。
一二三四五六七 [佛学大词典]
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,亦即理所当然,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。碧岩录第二十一则(大四八·一六一下):‘僧问智门:“莲花未出水时如何?”智门云:“莲花。(一二三四五六七,疑杀天下人)”’
一人 [佛学大词典]
指佛。佛于人中得道,为世间最尊最胜者,故称一人。法华经譬喻品(大九·一四下):‘其中众生,悉是吾子(中略)。唯我一人,能为救护。’
一人作虚 [佛学大词典]
禅宗公案名。空谷集卷六(卍续一一七·三一六上):‘僧问兴化:“多子塔前,共谈何事?”化云:“一人传虚,万人传实。”’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,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实;此与景德传灯录卷十三(大五一·三○三上)引延沼禅师之语‘一犬吠虚,千猱啀实’义同。
一人当千 [佛学大词典]
一人可敌千人之谓;表示勇猛有力。北本涅槃经卷二(大一二·三七三下):‘譬如人王有大力士,其力当千,更无有能降伏之者,故称此人一人当千。’
一刀三礼 [佛学大词典]
信仰虔诚者,于奉造佛像时,为表示其虔敬,每刻一刀礼佛三次,称为一刀三礼。此与写经时之‘一字三礼’、画像时之‘一笔三礼’其义相同。
一刀两段 [佛学大词典]
因刀之一击,而截断有无之识见;比喻不顾情实之断然态度,又喻禅机之活用。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十三示方机宜(大四七.九○九上):‘虽未得一刀两段,直下坐断报化佛头,然却自有个信入处。’缁门警训卷十钟山铁牛印禅师示童行法晦(大四八·一○九四下):‘若是大丈夫汉,兴决烈之志,屏浮滥之行,从脚跟下一刀两段,向佛祖外一觑便透,身心俱了,亦不为难。’(参阅‘南泉斩猫’ 3742)
一上神通 [佛学大词典]
(一)指一回、一度之神通。(二)指最优越殊胜之神通。相对于小乘佛教所说之六神通。指佛神通、大神通、最上神通等。在小乘佛教中,神通表不可思议之神变;在禅宗则表日常行住坐卧之间,悠游自得,不为任何事务所系缚之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