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军 [佛学大词典]

以魔军比喻烦恼,共有十种,又作十种魔军。出自大智度论卷十五。即: (一)欲,(二)忧愁,(三)饥渴,(四)渴爱,(五)睡眠,(六)怖畏,(七)疑悔,(八)嗔恚,(九)利养,(十)自高憍慢。此十军厌没出家人,菩萨以禅智力,破十军成佛道,度化众生。小止观亦引用之,名称略异而意同。

上一篇
十科
下一篇
十重唯识
十科 [佛学大词典]
唐代道宣撰续高僧传三十卷,分十科记述由梁初至唐贞观十九年间历代高僧之事迹;其中前八科为修慧,第九为修福。十科即:(一)翻译,谓翻梵语为华言。如梁朝宝唱、北魏菩提流支等。(二)解义,谓善解如来所说诸经之甚深法义。如梁朝僧旻、慧澄等。(三)习禅,谓人从无始以来逐妄迷真,起惑造业,辗转沉溺,若能息心静虑,修习禅定,一旦慧光发生,则了妄显真,返本还源。如梁代道珍、隋代法充等。(四) 明律,谓明晓如来所制律法,防非止过,调练身、口、意三业。如隋代觉朗、唐代慧铣等。(五)感通,谓神妙不测,感之斯应。依大智度论所说,‘通’有身能飞行、移远能近、彼没此出、一念即至等四义。如唐代万四禅师、元圭禅师。(六)遗身,谓重法亡躯,发勇猛之心,奋精进力,务求佛道,故弃身若无有。如唐代法旷、道休等。(七)读诵,读指看文,诵即背诵。谓读诵受持一大藏教者,可以灭罪生福,或得心地开明,显发智慧。如唐代善慧、慧铨等。(八)护法,谓诸佛所说之教法,赖人弘护,故如来于灵山会上,付嘱国王大臣,为法护卫,至若出家奉佛者,尤当勉力精进,作世舟航,以护佛法,而令久住。如元魏昙无最、隋代僧猛等。(九)兴福,谓兴造福利。修行之人从事于八福田(旷路义井、建造桥梁、治平险隘、孝养父母、恭敬三宝、给事病人、救济贫穷、设无遮会)及写经造像,凡有利于众生者,皆勉而行之,则由此兴福。如唐代智通、慧云等。(十)杂科,谓兼前九科进修之事,傍及世间经书、治世语言、礼乐文章等,无不兼通。如隋代慧常、唐代宝岩等。
十相 [佛学大词典]
(一)旧华严经卷二十七‘十地品’以大海十相显喻菩萨十地之行相。即:(一) 渐次深,(二)不受死尸,(三)余水失本名,(四)一味,(五)多宝,(六)极深难入,(七)广大无量, (八)多大身众生,(九)潮不失时,(十)能受一切大雨无有盈溢。菩萨十地之行相亦如大海之十种德相:(一)欢喜地,以渐次深,故能生大愿。(二)离垢地,不与破戒同宿,如大海不受死尸。(三)发光地(明地),舍离世间之假名,如余水失本名。(四)焰慧地,与佛之功德同一味。(五)难胜地,生世间无量方便神通,起世间之事,如海出无量珠宝。(六)现前地,观察缘生甚深之理。(七)远行地,以广大之觉慧,善观诸法。(八)不动地,示现广大庄严之事。(九)善慧地,能得深解脱,通达世间行,如实不失。(十)法云地,能受一切诸佛如来大法明雨,而无厌足。十地经论卷十二摄此十相为大海八种功德,即:易入功德、净功德、平等功德、护功德、利益功德、不竭功德、住处功德、护世间功德。[新华严经卷三十九](参阅‘大海十相’836)(二)法华经譬喻品所说善人之相有十。即:(一)利根,智慧明了,多闻强识,求佛道之人。(二)植善,曾见亿百千佛,植诸善根,深心坚固之人。(三)修慈,精进常修慈心,不惜身命之人。(四)恭敬,心恭敬无二,离诸凡愚,独处山泽之人。(五)舍恶亲善,舍恶知识,亲近善友之人。(六)持戒如珠,持戒清净如大明珠,求大乘经之人。(七)质直敬佛,质直柔软无嗔,常愍一切,恭敬诸佛之人。(八)譬喻说法,于大众之中,以清净心用譬喻言辞说种种因缘而无碍者。(九)四方求法,为一切智四方求法,合掌顶受,乐于受持大乘经典,乃至余经之一偈亦不受者。(十)顶受专修,至心求经如求佛舍利,得已顶受专修,不复志求余经,乃至不念外道之典籍者。对此十种善人,方可为说妙法莲华经。[法华文句(会本)卷十六]
十界图 [佛学大词典]
指绘有十界相状之图。又作十法界图。为四圣界与六道界合绘之图画;即于大圆轮内画十个小圆轮,并于各小轮内绘上佛、菩萨等十界之相,复于大圆轮之中心画一圆轮,于轮内书上‘心’字,表示十界乃一心所作。盖于圆轮中图绘诸界之相,源起于有部毗奈耶卷三十四之五趣生死轮图。十界图即以五趣生死轮图为基础而增广者。于日本,除十界图相之外,复图绘十界各别之相。如藏于日本来迎寺之十界图,此图系因圆融天皇披阅往生要集而大受感动,乃令源信描绘净秽二土之事相,共有三十幅。其中,四圣界图十五帧为兵火所烧毁,今存六道界图十五帧。即等活、黑绳、众合、阿鼻地狱等四图,饿鬼、畜生、阿修罗等三道图,不净相、苦相、无常相等人道四图,及天道图等共十二帧为六道绘。加上譬喻经、优婆塞戒经之故事图二,阎魔王厅图等合计十五帧。一说此图相传为巨势金冈所绘,为镰仓时期之写实代表作。日本禅林寺亦藏有二幅。[天竺别集卷中圆顿观心十法界图序、佛祖统纪卷五十、考古画谱]
十重唯识 [佛学大词典]
又作十门唯识。乃唯识之十种层次。华严宗对一切诸法认为皆由一心所现,故说万法唯识。其义有十种不同,即:(一)相见俱存唯识,虽有主观(见分)与客观(相分)之别,但二者皆由心所变现,故主观与客观俱存乎一心。(二)摄相归见唯识,客观乃是随主观之作用所显现者,故包摄于主观之心、心所(精神作用)中。(三) 摄数归王唯识,心、心所之中,心所系依心王而起,无独立之自体,故由心王所变,谓一切摄归于心王。(四)以末归本唯识,心王之中,七转识离本识(第八识)之外无有别体,故归纳于本识。(五)摄相归性唯识,以上四种唯识之说,系就识之相而言。惟此识之相乃真如随缘所现,故自其本性而言,不外是本觉之如来藏。(六)转真成事唯识,前惟以真如为其本性而言,今则以真如之理随染净之缘,而显现种种有为法。(七)理事俱融唯识,本体之真如理与现象诸法之事,相互融合。(八)融事相入唯识,即现象(事)相互融合无碍。(九)全事相即唯识,前乃就事之作用论其相入,此言诸事之体互为一体,一即一切。(十)帝网无碍唯识,如因陀罗网之彼此相映而无尽,一中有一切,一切中有一,复有一切,故重重无尽。以上出自法藏之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三。在五教中,小乘教不谈唯识,而谈唯识之大乘教说亦有深浅不同,故以(一)、(二)、(三)为始教,(四)、(五)、(六)、(七)为终教与顿教,(八)、 (九)、(十)为圆教中之别教,而总具十种者,即显圆教中之同教。
十重深行 [佛学大词典]
大日经之‘秘密漫荼罗品’对传法灌顶之阿阇梨,分浅略、深秘二种;大日经疏卷三,则总分深浅为十六重。其中十地深行之阿阇梨有十重,故称十重深行。十地深行之阿阇梨,乃出世间深行阿阇梨(深秘)之一种,得十地之位,无漏智现前,契本不生之谛理,能证悟自心之源底。(参阅‘深行阿阇梨’4658)
十重禁戒 [佛学大词典]
(一)乃大乘菩萨严厉禁止作犯之十种波罗夷罪。又称十重波罗提木叉、十波罗夷、十不可悔戒、十重禁、十重戒、十无尽戒、十重。相对于四十八轻戒而言。即梵网经卷下载:杀戒、盗戒、淫戒、妄语戒、酤酒戒(卖酒)、说四众过戒(谈论出家、在家男女佛教徒之过失)、自赞毁他戒、悭惜加毁戒(悭惜财、法,毁谤布施财、法之事)、嗔心不受悔戒(起嗔心亦不接受对方之追悔)、谤三宝戒(谤佛法僧),不论自行,或教唆他人行事,皆为其所禁。菩萨璎珞本业经亦举有十戒,称为十不可悔戒。小乘律系应有犯罪者一一制定(随犯随制);而十重禁及四十八轻戒则被视为释尊成道之初一时之制戒,故犯此十重禁者构成破门罪,即为犯波罗夷罪,丧失佛教徒之资格。[戒律学纲要第七篇(圣严)](二)密教十波罗夷。或称密教十重戒。有二种:(一)出自大日经疏卷十七。即:(1)不舍佛宝。(2)不舍法宝。(3)不舍僧宝。(4)不舍菩提心。(5)不谤一切三乘经法。(6)不悭吝一切法。(7)不起邪见。(8)不阻止他发大心,亦不得见其懈怠而不劝发。(9)不差机说法。 (10)不施一切不饶益他物。(二)出自无畏三藏禅要。即:(1)不应退菩提心。(2)不应舍三宝,归依外道。(3)不应讥谤三宝及三乘教典。(4)于大乘教典不通解处,不应生疑惑。(5) 若众生已发菩提心者,不应说令彼退菩提心趣向二乘之法。(6)未发菩提心者,亦不应说令彼发二乘心之法。(7)对小乘人及邪见人之前不应辄说深妙大乘。(8)不应发起诸邪见等法。(9)于外道前不应自说我具无上菩提妙戒,令彼以嗔恨心求如是物,不能办得,而退菩提心。(10)于众生有所损害及无利益处,皆不应作及教人作,或见作随喜;此与利他法及慈悲心相违背之故。[三昧耶戒仪资秉记](参阅‘十戒’439)
一 [佛学大词典]
(一)数之单位。如‘第一’或‘一位’。(二)表示所有、皆是之义。(三)表示平等、绝对之义。碧岩录第四十五则(大四八・一八一下):‘僧问赵州:“万法归一,一归何处?”州云:“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,重七斤。”’
一一 [佛学大词典]
梵语有vyasta, ekaika, pratiks!an!am 等字。含有每一、逐一、各各、任一等意。梵网经开题(大六二・二中):‘一一句句,一一字字,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。’观无量寿经(大一二・三四三上):‘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,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,一一金色遍其宝土。’
一一心识 [佛学大词典]
指真如所入之识。又作一一识心、一心一心识。为非常、非无常之心念,故又称俱非念、寂灭寂静念。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所立十识中之第十识。谓真如门所依之心与实相一味之理会合,故称识心;又真如之体乃通一切有情、非情,且为唯一者,故称一心。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卷二(卍续七二·四四七下):‘第十识心,即真如门所依本法,而唯能缘自门真理,体能鉴用,照体独立,故说为缘。’此心得缘真理为境界,故异于第九识(一切一心识)之不缘真理,而相当于天台四教中之圆教。[释摩诃衍论卷二、释摩诃衍论记卷二、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卷二末、宗镜录卷四十五](参阅‘一切一心识’6、‘十识’503)
一七日 [佛学大词典]
中阴七七(四十九日)之一。又作初七日、所愿忌、始善忌、哭添忌。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。[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]
一九之教 [佛学大词典]
指弥陀之教。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,故有此称。迦才净土论序(大四七·八三中):‘二八弘规,盛乎西土;一九之教,陵迟东夏。’其中,‘二八’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门,‘一九’则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。
一二三四五六七 [佛学大词典]
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,亦即理所当然,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。碧岩录第二十一则(大四八·一六一下):‘僧问智门:“莲花未出水时如何?”智门云:“莲花。(一二三四五六七,疑杀天下人)”’
一人 [佛学大词典]
指佛。佛于人中得道,为世间最尊最胜者,故称一人。法华经譬喻品(大九·一四下):‘其中众生,悉是吾子(中略)。唯我一人,能为救护。’
一人作虚 [佛学大词典]
禅宗公案名。空谷集卷六(卍续一一七·三一六上):‘僧问兴化:“多子塔前,共谈何事?”化云:“一人传虚,万人传实。”’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,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实;此与景德传灯录卷十三(大五一·三○三上)引延沼禅师之语‘一犬吠虚,千猱啀实’义同。
一人当千 [佛学大词典]
一人可敌千人之谓;表示勇猛有力。北本涅槃经卷二(大一二·三七三下):‘譬如人王有大力士,其力当千,更无有能降伏之者,故称此人一人当千。’
一刀三礼 [佛学大词典]
信仰虔诚者,于奉造佛像时,为表示其虔敬,每刻一刀礼佛三次,称为一刀三礼。此与写经时之‘一字三礼’、画像时之‘一笔三礼’其义相同。
一刀两段 [佛学大词典]
因刀之一击,而截断有无之识见;比喻不顾情实之断然态度,又喻禅机之活用。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十三示方机宜(大四七.九○九上):‘虽未得一刀两段,直下坐断报化佛头,然却自有个信入处。’缁门警训卷十钟山铁牛印禅师示童行法晦(大四八·一○九四下):‘若是大丈夫汉,兴决烈之志,屏浮滥之行,从脚跟下一刀两段,向佛祖外一觑便透,身心俱了,亦不为难。’(参阅‘南泉斩猫’ 3742)
一上神通 [佛学大词典]
(一)指一回、一度之神通。(二)指最优越殊胜之神通。相对于小乘佛教所说之六神通。指佛神通、大神通、最上神通等。在小乘佛教中,神通表不可思议之神变;在禅宗则表日常行住坐卧之间,悠游自得,不为任何事务所系缚之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