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相续 [佛学大词典]

指世界、众生与业界之因果,次第迁流、相续不绝。即:(一)世界相续,众生有业,引起尘劳烦恼,招感风、金、水轮等互为因缘,而成此国土世界,如林木遇火可成土,再绞则成水;山石相击可成炎,融之则成水。如此交互产生,递相为种,故成世界相续。(二)众生相续,众生因有色、香、味、触等六妄,故异见成憎,同想成爱,以爱流为种,则交媾发生,吸引同业;随其所应,而入胎、卵、湿、化等四生,以是因缘,故众生相续。(三)业果相续,众生以贪爱为本,结爱不离,故世间父母、子孙相生不断;以杀贪为本,随力量强弱而递相吞食,人食羊,则羊死为人,人死为羊,如是乃至十生之类,死死生生,互来相食。以盗贪为本,则汝负我命,我还汝债,百千劫常在缠缚中,以是因缘而业果相续。此三种颠倒皆由妄见所生,终而复始,相续不断,故称三相续。[楞严经卷四]

上一篇
三相神
下一篇
三科
三相神 [佛学大词典]
梵名Trimu^rti 。指相互关联而各具一相之三神。主要指印度教所信奉之梵天、毗湿奴、湿婆三大主神。认为三神分别代表宇宙之创造、护持、毁灭。源于吠陀时期。据梨俱吠陀载,火神阿耆尼有三处,称为三座(梵Tris!adhastha^ ),在地上者为二木片摩擦生火,称为力之子(梵Sahasas -putra );在空中者指云中之电火,称为水之子(梵Apputra );在天则太阳为其本处,称为天火(梵Divya^gni )。
三相 [佛学大词典]
即三种相。(一)一切诸法有如下三相:(一)假名相,指唯有假名而无实体之相。(二)法相,指五蕴、十二处、十八界等诸法之相。(三)无相相,指无相之相,即离假名相、法相之相。[大明三藏法数卷十三](二)事物之上立有三相:(一)标相,如烟为标示火存在之相。(二)形相,如长、短、方、圆之相。(三)体相,即物体自身本质之相,如火以热为相。[大明三藏法数卷十三](三)修禅定时有如下三相:(一)发相,对治心之沉滞而起奋发之相。(二)制相,制止心散乱之相。(三)舍相,舍置调适心之相。[成实论卷十二定相品](四)因明用语。因明三支作法中,因支必备之遍是宗法性、同品定有性、异品遍无性等三个法则,称为因三相。(参阅‘因三相’2271)(五)又作三有为、三有为相。即分别有为法之能相为生相、住异相、灭相三种:(一)生相,能起诸法。(二)住异相,能衰异诸法。(三)灭相,能坏灭诸法。俱舍论卷五(大二九·二七上):‘若法令行三世迁流,此经说为有为之相,令诸有情生厌畏故,谓彼诸行生力所迁,令从未来流入现在,异及灭相力所迁迫,令从现在流入过去,其衰异及坏灭故。传说如有人处稠林,有三怨敌欲为损害,一从稠林牵之令出,一衰其力,一坏命根。三相于行应知亦尔。住于彼行摄受安立,常乐与彼不相舍离,故不立在有为相中。又无为法有自相住,住相滥彼,故经不说。有谓此经说住与异总合为一,名住异相。何用如是总合说为?住是有情所爱着处,为令厌舍,与异合说。’此盖以三相会释四相。[增一阿含经卷十二、大毗婆沙论卷三十九、顺正理论卷十三、俱舍论光记卷五](参阅‘四相’1732)(六)又作三性。即就有无假实而分一切法之性相为遍计所执性(虚妄分别相)、依他起性(因缘相)、圆成实性(第一义相)等三种。(参阅‘三性’563)(七)第八阿赖耶识所具之自相、果相、因相等三相。自相指初阿赖耶,果相指异熟,因相指一切种。(参阅‘赖耶三相’6314)
三界藏 [佛学大词典]
三界包括一切众生之烦恼业果,故称为藏。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卷上(大八·八二六下):‘一切众生烦恼不出三界藏。’
三科 [佛学大词典]
一切诸法分为蕴、处、界三类,称为三科。蕴处界又作阴入界、阴界入。即:(一)五蕴,又作五阴、五众、五聚。指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。(二)十二处,又作十二入。指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、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。(三)十八界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、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、眼识、耳识、鼻识、舌识、身识、意识。俱舍论卷一载,依愚之差别,为愚于心所者细别心所而说五蕴,为愚于色法者细别色法而说十二处,为愚于色、心二法者细别色、心二法而说十八界;依根之利钝,为利根者说五蕴,为中根者说十二处,为钝根者说十八界;依乐欲之不同,为欲略者说五蕴,为欲中者说十二处,为欲广者说十八界。即由三科观察人及世界,依愚夫迷悟之不同情况,破我执之谬,立无我之理。小乘诸部于三科立有假实之论。其中,说一切有部主张三科皆实,经部主张蕴、处为假,界为实。俱舍论则以蕴为假,处、界二者为实。依俱舍论,蕴有积集之义,积集多法为蕴,故蕴为假法;处、界二者则不然,故为实。有部认为蕴中之一法有蕴之相,即称为蕴,而不须积集多法始称为蕴,故以蕴为实法。经部则认为‘处’乃极微积聚,为识之生门,故为假。华严五教章卷一之十宗判之第四‘现通假实宗’列举说假部等之说,即于三科中,以蕴为实,处、界为假,因为处为六根六境相对,界为根境相对、识境相对、根识相对始能成立,蕴则不然。[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一、卷七十二、卷七十三、卷七十四、杂阿毗昙心论卷一、俱舍论光记卷一、大乘义章卷八本之末、百法问答钞卷一](参阅‘十二处’343、‘十八界’356、‘五蕴’1212)
三科拣境 [佛学大词典]
即天台宗论观心之境,于圆顿止观十境中之第一种阴入界境,拣五阴、十二入、十八界等三科之境而指示观境。其拣境之次第,先拣舍十八界与十二入,而取五阴;继于五阴中拣舍色、受、想、行等前四阴,而取第五识阴。又于识阴之中拣舍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等前五识,而取第六识,于第六识中拣舍善恶之识,而取悠悠之无记识,后复拣舍心王、心所中之心所,取心王,以为观境。此乃观境之要法,亦四明知礼主张妄心观最有力证据之一。[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五之二、摩诃止观卷五上]
三苦 [佛学大词典]
梵语tisro-duh!khata^h!。(一)依苦之性质,分为苦苦、坏苦、行苦三种。 (一)苦苦(梵duh!kha -duh!khata^ ),有漏行蕴中,诸非可意之苦受法,逼恼身心之苦。(二)坏苦(梵viparin!a^ma -duh!khata^ ),诸可意之乐受法,生时为乐,坏时逼恼身心之苦。(三)行苦(梵sam!ska^ra -duh!khata^ ),除可意非可意以外所余之舍受法,为众缘所造,难免生灭迁流,故圣者观见之,于身心皆感逼恼,故称为行苦。一切有漏之行皆无常而生灭迁流,故皆为行苦所摄,则非可意之法有苦苦、行苦二种,可意之法则有坏苦、行苦二种。[俱舍论卷二十二、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三](二)苦谛四行相中之苦有所取苦、事相苦、和合苦等三类,系唯识宗所立。(一)所取苦,又作取苦。于遍计所执性上,执持实我、实法,遂于能取之心感苦。(二)事相苦,又作相苦。于依他起性上,见苦苦、坏苦、行苦等三相。(三)和合苦,于圆成实性上取苦之义,即真如与一切有漏有为之苦相和合,故称苦,然其体实无。[成唯识论卷八、成唯识论述记卷九本](三)因食所生之界不平等所生病苦、欲希求苦、求不允苦。(一)界不平等所生病苦,系由‘段食’所致,乃地、水、火、风四大不调而引起之病苦。(二)欲希求苦,系由‘触食’所致,为欲求渴望之苦。(三)求不允苦,系由‘意思食’所致,为求不得之苦。[瑜伽师地论卷九十四](四)印度古代六派哲学中之数论学派所立,将世间诸苦分为如下三种:(一)依内苦(梵a^dhya^tmika -duh!khata^ ),系由风热痰之不平等,故生病苦,是即身苦;又怨会、爱离、所求不得而生之心苦,亦属依内苦。(二)依外苦(梵a^dhibhautika -duh!khata^ ),系由世人、禽兽毒蛇、山崩岸坼等所生之苦。(三)依天苦(梵a^dhidaivika -duh!khata^ ),系由寒热、风雨、雷霆等种种天之所为所生之苦。[金七十论卷上]
一 [佛学大词典]
(一)数之单位。如‘第一’或‘一位’。(二)表示所有、皆是之义。(三)表示平等、绝对之义。碧岩录第四十五则(大四八・一八一下):‘僧问赵州:“万法归一,一归何处?”州云:“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,重七斤。”’
一一 [佛学大词典]
梵语有vyasta, ekaika, pratiks!an!am 等字。含有每一、逐一、各各、任一等意。梵网经开题(大六二・二中):‘一一句句,一一字字,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。’观无量寿经(大一二・三四三上):‘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,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,一一金色遍其宝土。’
一一心识 [佛学大词典]
指真如所入之识。又作一一识心、一心一心识。为非常、非无常之心念,故又称俱非念、寂灭寂静念。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所立十识中之第十识。谓真如门所依之心与实相一味之理会合,故称识心;又真如之体乃通一切有情、非情,且为唯一者,故称一心。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卷二(卍续七二·四四七下):‘第十识心,即真如门所依本法,而唯能缘自门真理,体能鉴用,照体独立,故说为缘。’此心得缘真理为境界,故异于第九识(一切一心识)之不缘真理,而相当于天台四教中之圆教。[释摩诃衍论卷二、释摩诃衍论记卷二、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卷二末、宗镜录卷四十五](参阅‘一切一心识’6、‘十识’503)
一七日 [佛学大词典]
中阴七七(四十九日)之一。又作初七日、所愿忌、始善忌、哭添忌。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。[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]
一九之教 [佛学大词典]
指弥陀之教。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,故有此称。迦才净土论序(大四七·八三中):‘二八弘规,盛乎西土;一九之教,陵迟东夏。’其中,‘二八’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门,‘一九’则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。
一二三四五六七 [佛学大词典]
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,亦即理所当然,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。碧岩录第二十一则(大四八·一六一下):‘僧问智门:“莲花未出水时如何?”智门云:“莲花。(一二三四五六七,疑杀天下人)”’
一人 [佛学大词典]
指佛。佛于人中得道,为世间最尊最胜者,故称一人。法华经譬喻品(大九·一四下):‘其中众生,悉是吾子(中略)。唯我一人,能为救护。’
一人作虚 [佛学大词典]
禅宗公案名。空谷集卷六(卍续一一七·三一六上):‘僧问兴化:“多子塔前,共谈何事?”化云:“一人传虚,万人传实。”’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,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实;此与景德传灯录卷十三(大五一·三○三上)引延沼禅师之语‘一犬吠虚,千猱啀实’义同。
一人当千 [佛学大词典]
一人可敌千人之谓;表示勇猛有力。北本涅槃经卷二(大一二·三七三下):‘譬如人王有大力士,其力当千,更无有能降伏之者,故称此人一人当千。’
一刀三礼 [佛学大词典]
信仰虔诚者,于奉造佛像时,为表示其虔敬,每刻一刀礼佛三次,称为一刀三礼。此与写经时之‘一字三礼’、画像时之‘一笔三礼’其义相同。
一刀两段 [佛学大词典]
因刀之一击,而截断有无之识见;比喻不顾情实之断然态度,又喻禅机之活用。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十三示方机宜(大四七.九○九上):‘虽未得一刀两段,直下坐断报化佛头,然却自有个信入处。’缁门警训卷十钟山铁牛印禅师示童行法晦(大四八·一○九四下):‘若是大丈夫汉,兴决烈之志,屏浮滥之行,从脚跟下一刀两段,向佛祖外一觑便透,身心俱了,亦不为难。’(参阅‘南泉斩猫’ 3742)
一上神通 [佛学大词典]
(一)指一回、一度之神通。(二)指最优越殊胜之神通。相对于小乘佛教所说之六神通。指佛神通、大神通、最上神通等。在小乘佛教中,神通表不可思议之神变;在禅宗则表日常行住坐卧之间,悠游自得,不为任何事务所系缚之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