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说声 [佛学大词典]

又作三士。梵语文法中,将说者分为三种,即:(一)自说声,又作说自声、上士。指有关说者自身,即第一人称。(二)说他声,又作他说声、中士。指对说者有关之人,即第二人称。(三)泛说声,又作下士。指有关第三人,即第三人称。[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三]

上一篇
三聚净戒
下一篇
三酸图
三聚净戒 [佛学大词典]
梵语tri-vidha^nis/i^la^ni。指大乘菩萨之戒法。又作菩萨三聚戒、三聚清净戒、三聚圆戒。简称三聚戒、三聚。聚,种类之意。以此三聚之戒法,无垢清净,含摄大乘诸戒,圆融无碍,故称三聚净戒、三聚圆戒。即:(一)摄律仪戒(梵sam!vara -s/i^la ),又作自性戒、一切菩萨戒。乃舍断一切诸恶,含摄诸律仪之止恶门。为七众所受之戒,随其在家、出家之异而分别有五戒、八戒、十戒、具足戒等戒条;亦可总归为别解脱戒、定共戒、道共戒三种。又此戒为法身之因,以法身本自清净,由于恶覆,故不得显;今离断诸恶,则功成德现。(二)摄善法戒(梵kus/ala -dharma-sam!gra^haka-s/i^la ),又作受善法戒、摄持一切菩提道戒,谓修习一切善法。此为修善门,系菩萨所修之律仪戒,以修身、口、意之善回向无上菩提,如常勤精进,供养三宝,心不放逸,守摄根门及行六波罗蜜等,若犯过,则如法忏除,长养诸善法。此即报身之因,以其止恶修善,故成报佛之缘。(三)摄众生戒(梵sattva^rtha -kriya^-s/i^la ),又作饶益有情戒、作众生益戒,即以慈心摄受利益一切众生,此为利生门。菩萨地持经卷四举出十一种,即:(1)众生所作诸饶益事,悉与为伴。(2)众生已起或未起之病等诸苦及看病者,悉与为伴。(3)为诸众生说世间、出世间法,或以方便令得智慧。(4)知恩报恩。(5)众生种种恐怖,悉能救护。若有丧失亲属财物诸难,能为开解令离忧恼。(6)见有众生贫穷困乏,悉能给予所须之物。(7)德行具足,正受依止,如法畜众。(8)先语安慰,随时往返,给施饮食,说世善语。进止非己,去来随物。(9)对有实德者,称扬欢悦。(10)对有过恶者,慈心呵责。折伏罚黜,令其悔改。(11)以神通力,示现恶道,令彼众生畏厌众恶,奉修佛法,欢喜信乐,生希有心。此三聚净戒为大乘僧、俗之通行戒,然大乘僧众始受摄律仪戒,即受二百五十戒,此谓别受;后再总受三聚净戒,称为通受。[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、解深密经卷四、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一、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一、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一(法藏)]
三聚 [佛学大词典]
(一)指三种类聚。又称三定聚。即:(一)正定聚,(二)邪定聚,(三)不定聚。大智度论卷八十四言能破颠倒者,称为正定;不能破颠倒者,称为邪定;得因缘能破,不得因缘则不能破者,称为不定。又依释摩诃衍论卷一之说,十圣为正定聚,三贤为不定聚,凡夫为邪定聚。[长阿含经卷八、集异门足论卷四](参阅‘三定聚’562)(二)将‘我’及‘法’分为三大类,即:(一)以因缘之离合而言,凡具有生灭之性质者,称为有为聚。(二)凡不生不灭者,称为无为聚。(三)无法归纳于前二类者,称为非二聚。(三)为一切有为法之三种分类。即:(一)色法,指地、水、火、风等四大所构成之物质。(二)心法,即各种精神作用。(三)非色非心,既非色法亦非心法,如法相宗所立七十五法中,摄属‘不相应行’之十四法均为非色非心之法。(四)为三聚净戒之略称。即摄律仪戒、摄善法戒、摄众生戒,此三聚净戒乃无垢清净,含摄大乘菩萨精神之戒法。(参阅‘三聚净戒’665)
三罚业 [佛学大词典]
梵语tri^n!i dan!d!a^ni,巴利语ti^n!i dan!d!a^ni。略称三罚。即身罚业、口罚业、意罚业等三种恶业。(一)身罚(梵ka^ya -dan!d!a ),指杀生、偷盗、邪淫等身业所生之罪恶。(二)口罚(梵va^g -dan!d!a ),指妄语、绮语、恶口、两舌及谤三宝等口业所生之罪恶。(三)意罚(梵mano -dan!d!a ),指贪嗔痴等意业所生之罪恶。所以称为罚业,据唯识二十论述记卷下载(大四三·一○○四下):‘三业诸罪,现为人天之所呵责,未来当受诸恶苦报,可治罚故,可毁责故,名之为罚。’[中阿含经卷三十二、唯识二十论、俱舍论卷十八、俱舍论光记卷十八]
三酸图 [佛学大词典]
乃以儒、道、释人物为画题之图画。相传苏东坡(儒)、黄鲁直(道)同赴金山寺访佛印和尚(释),访毕,出而同尝桃花醋,三人虽同食一物,而滋味各有不同,尝后皆蹙眉头,此乃图上所绘内容,与三教图同为三教融合之象征。又有以释迦、老子、孔子等三圣人为画中人物之图,图中亦由三圣人共尝一瓮醋,而三人所品各异,此类图像通称三圣图。以宋代马远、陈清波、颜辉、日人狩野元信、海北友松所绘者较为著名。(参阅‘三教图’612、‘三教论衡’612)
三障 [佛学大词典]
梵语tri^n!y a^varana^ni。三种障碍。(一)又作三重障。指障碍圣道及其前加行善根之烦恼障、业障、异熟障。(一)烦恼障(梵kles/a^varan!a ),本性炽然具足贪、嗔、痴三烦恼,致难生厌离,难教诲,难开悟,难得免离,难得解脱。此亦即指恒起之烦恼。(二)业障(梵karma^varan!a ),即五无间业。乃由身口意所造作之不善业。(三)异熟障(梵vipa^ka^varan!a ),又作报障、果报障。以烦恼、业为因,所招感之三恶趣等果报。[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一、佛名经卷一、发智论卷十一、成实论卷八、俱舍论卷十七、大智度论卷五、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五](二)据大乘瑜伽大教王经卷五载,以三种障碍之故,不得遇瑜伽秘密之三摩地法。即:(一)我慢重障,我慢贡高,邪见执蔽,致不能下心敬事诸佛菩萨师僧父母,不能学如来正法。(二)嫉妒重障,妒贤嫉能,自是他非,见人修善,反生嫉妒,不能学得如来正法。(三)贪欲重障,多贪、多欲、懒惰、睡眠、惛沉、掉举、破戒者,不能学如来正法。上记三种人不识因果,不敬师长,亦不见良善,不护道业,广造恶业,故不得遇三密正法。(三)妨碍禅定之三种障碍。(一)昏沉闇蔽障,谓昏沉闇睡,则无所别知,障诸禅定,致不得开发。(二)恶念思惟障,谓虽不昏沉,然恶念忽起而破禁戒,致作诸不善事。(三)境界逼迫障,谓虽无昏沉、恶念等事,而身或猝痛,陷地、火烧、落崖,猛虎奔逐,魔恼并起,诸恶相现而逼恼行人,横生惊怖,致障诸禅定,不得开发。凡此三者,均足障碍禅定之修习。[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四、天台四教仪集解标指钞卷下四、大藏法数卷九](四)又作三粗重、三烦恼。指修惑、见惑、无明等三种烦恼障。分别以皮、肉、心三种为喻。又作皮肤骨三障。(一)皮烦恼障,指修惑;修惑系五根对外五尘而起,如皮在外,故以皮为喻。(二)肉烦恼障,指见惑;见惑系由误迷理论、观点而致,属内心之执着分别,如肉在皮内,故以肉为喻。(三)心烦恼障,指无明;根本无明为一切迷妄之源,此无明之惑由迷真逐妄而起,故以心为喻。大乘义章卷五本复对同一无明立皮肤骨三障,谓粗品无明浮浅,为皮障;中品无明次深,为肤障;细品无明最深,为骨障。[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五、华严孔目章卷三](参阅‘三粗重’616、‘三惑’624)
三际 [佛学大词典]
(一)即三世。(一)前际(梵pu^rva^nta ),指过去。(二)后际(梵apara^nta ),指未来。(三)中际(梵madhya^nta ),指现在。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(大八·八三六上):‘观身实相,观佛亦然。无前际、无后际、无中际,不住三际,不离三际。’[大毗婆沙论卷二十四、俱舍论卷九](参阅‘三世’536)(二)系梵语traya r!tavah! 之意译,又作三际时。乃印度一年所分之三期。然以三际配于月日,历来有诸种异说,较重要者有神泰、真谛、普光、玄奘等诸说,其中真谛与玄奘之说相同,即:(一)热际(梵gri^s!ma -rtu ),从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。(二) 雨际(梵vars!a -r!tu ),从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。(三)寒际(梵hemanta -rtu ),从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。大唐西域记卷二复将三际分为六时,即:(一)自正月十六日至三月十五日,称为渐热。(二)自三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,称为盛热。(三)自五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,称为雨时。(四)自七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,称为茂时。(五)自九月十六日至十一月十五日,称为渐寒。(六)自十一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,称为盛寒。[俱舍论宝疏卷十一、梵网经古迹记卷下末、大藏法数卷十二](参阅‘历’6227)
一 [佛学大词典]
(一)数之单位。如‘第一’或‘一位’。(二)表示所有、皆是之义。(三)表示平等、绝对之义。碧岩录第四十五则(大四八・一八一下):‘僧问赵州:“万法归一,一归何处?”州云:“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,重七斤。”’
一一 [佛学大词典]
梵语有vyasta, ekaika, pratiks!an!am 等字。含有每一、逐一、各各、任一等意。梵网经开题(大六二・二中):‘一一句句,一一字字,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。’观无量寿经(大一二・三四三上):‘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,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,一一金色遍其宝土。’
一一心识 [佛学大词典]
指真如所入之识。又作一一识心、一心一心识。为非常、非无常之心念,故又称俱非念、寂灭寂静念。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所立十识中之第十识。谓真如门所依之心与实相一味之理会合,故称识心;又真如之体乃通一切有情、非情,且为唯一者,故称一心。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卷二(卍续七二·四四七下):‘第十识心,即真如门所依本法,而唯能缘自门真理,体能鉴用,照体独立,故说为缘。’此心得缘真理为境界,故异于第九识(一切一心识)之不缘真理,而相当于天台四教中之圆教。[释摩诃衍论卷二、释摩诃衍论记卷二、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卷二末、宗镜录卷四十五](参阅‘一切一心识’6、‘十识’503)
一七日 [佛学大词典]
中阴七七(四十九日)之一。又作初七日、所愿忌、始善忌、哭添忌。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。[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]
一九之教 [佛学大词典]
指弥陀之教。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,故有此称。迦才净土论序(大四七·八三中):‘二八弘规,盛乎西土;一九之教,陵迟东夏。’其中,‘二八’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门,‘一九’则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。
一二三四五六七 [佛学大词典]
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,亦即理所当然,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。碧岩录第二十一则(大四八·一六一下):‘僧问智门:“莲花未出水时如何?”智门云:“莲花。(一二三四五六七,疑杀天下人)”’
一人 [佛学大词典]
指佛。佛于人中得道,为世间最尊最胜者,故称一人。法华经譬喻品(大九·一四下):‘其中众生,悉是吾子(中略)。唯我一人,能为救护。’
一人作虚 [佛学大词典]
禅宗公案名。空谷集卷六(卍续一一七·三一六上):‘僧问兴化:“多子塔前,共谈何事?”化云:“一人传虚,万人传实。”’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,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实;此与景德传灯录卷十三(大五一·三○三上)引延沼禅师之语‘一犬吠虚,千猱啀实’义同。
一人当千 [佛学大词典]
一人可敌千人之谓;表示勇猛有力。北本涅槃经卷二(大一二·三七三下):‘譬如人王有大力士,其力当千,更无有能降伏之者,故称此人一人当千。’
一刀三礼 [佛学大词典]
信仰虔诚者,于奉造佛像时,为表示其虔敬,每刻一刀礼佛三次,称为一刀三礼。此与写经时之‘一字三礼’、画像时之‘一笔三礼’其义相同。
一刀两段 [佛学大词典]
因刀之一击,而截断有无之识见;比喻不顾情实之断然态度,又喻禅机之活用。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十三示方机宜(大四七.九○九上):‘虽未得一刀两段,直下坐断报化佛头,然却自有个信入处。’缁门警训卷十钟山铁牛印禅师示童行法晦(大四八·一○九四下):‘若是大丈夫汉,兴决烈之志,屏浮滥之行,从脚跟下一刀两段,向佛祖外一觑便透,身心俱了,亦不为难。’(参阅‘南泉斩猫’ 3742)
一上神通 [佛学大词典]
(一)指一回、一度之神通。(二)指最优越殊胜之神通。相对于小乘佛教所说之六神通。指佛神通、大神通、最上神通等。在小乘佛教中,神通表不可思议之神变;在禅宗则表日常行住坐卧之间,悠游自得,不为任何事务所系缚之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