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略十广 [佛学大词典]

摩诃止观之正说,广立十科,称为十广,即:大意、释名、体相、摄法、偏圆、方便、正观、果报、起教、旨归。其第一大意中,更有五种分科,称为五略。(一)大意,内含五略,即:(1)发大心,修止观须先发菩提心,故阐明四弘誓愿,揭示十广中前六章之大意。(2)修大行,阐明四种三昧,揭示十广中第七止观之大意。(3) 感大果,即修观之结果,阐明由‘观行’,经‘相似’而至于‘分真即’之位,则感得大果报而八相作佛,揭示十广中第八果报之大意。(4)裂大网,感大果之后,趣于化他,宣说五时八教,故为阐明破邪见大网之大用,揭示十广中第九起教之大意。(5)归大处,化他之事既毕,即归于三德秘藏之大涅槃,故揭示十广中第十旨归之大意。(二) 释名,解释止观之名。(三)体相,说明止与观并非别体,乃同一法性之寂照二用。(四)摄法,阐明止观二法中摄入恒沙无量之万法。(五)偏圆,阐明尔前四时三教之止观皆偏,唯今教之止观独为圆妙。(六)方便,为修观前之加行方便,即广明二十五方便。(七)正观,阐明正修止观之相,揭示十境一一可修十乘观法之旨,但此章未竟,智顗归寂,故本书中缺果报以下之三章。[摩诃止观卷一上、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之二、卷一之三]

上一篇
五净居天
下一篇
五眼
五净居天 [佛学大词典]
净居,梵名S/uddha^va^sa ,为净业圣人之所居。(一)指显教中色界第四禅天中之五天,为证声闻第三果之阿那含果圣者所生之处。又作五不还天、五净居处、五那含天、五净居。即:(一)无烦天(梵Avr!ha ),又作阿惟潘、阿鞞丽舍、阿浮呵那。此天苦乐两灭,心境不交,则无一切烦杂。(二)无热天(梵Atapa ),又作阿答和、阿陀波、阿答波。为无一切热恼之处。(三)善见天(梵Sudr!s/a ),又作须提舍、修提舍。此天由定慧之中,见十方世界圆遍澄凝,更无尘象及一切沈垢。(四)善现天(梵Sudars/ana ),又作须陀施尼、须提舍那。此天以妙精明见现前,陶铸一切像而空无障碍。(五)色究竟天(梵Akanis!t!ha ),又作阿迦腻吒、阿迦尼吒。此天究尽诸色几微之处,为色界天最胜之处。据楞严经卷九载,上述五天皆横列在第四禅天中,然彼四禅天仅能闻此五天之名,而不能知见;如世间圣地道场中,多有罗汉所居,而人不能知见。另据俱舍论卷二十四载,由杂修五品,可感生于五净居。五品指杂修第四静虑之五品,即:(一)下品,谓杂修第四静虑者,初起多念无漏,次起多念有漏,后复起多念无漏,如此旋还,后复渐减,至三心现前,便得静虑成备。(二)中品,即六心现前。(三)上品,即九心现前。(四)上胜品,即十二心现前。(五)上极品,即十五心现前。如是五品杂修静虑,可次第感无烦、无热、善见、善现、色究竟之五净居。同论又举出关于能感之力的两种说法,即:(一)以无漏势力熏修有漏,而感生于五净居。(二)由信、进、念、定、慧等五根,次第增上,以感生于五净居。此外,据论事(巴Katha^vatthu )载,五净居天人之寿量分别为:无烦天一千劫,无热天二千劫,善见天四千劫,善现天八千劫,色究竟天一万六千劫。又据四阿鋡暮抄解卷下载,五净居之数原为三天,即修提舍(善见天)、须提舍那(善现天)、鞞首陀(梵Vis/uddha ,清净天),其中清净天又分为阿鞞丽舍(无烦天)、阿答波(无热天)、阿迦腻吒(色究竟天)三天,故总为五净居。[中阿含经卷九、长阿含经卷二十、起世经卷八、首楞严经卷九、集异门足论卷十四、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六、卷一七五、顺正理论卷六十五](二)指密教中位列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东方最北之五尊。又称五净居众、五天子。即:(一)自在天子,配于色究竟天。(二)普华天子,配于善见天。(三)光鬘天子,配于善现天。(四)意生天子,又称满意天子,配于无热天。(五)名称远闻天子,又称遍音声天子,配于无烦天。[大日经卷四密印品、卷五秘密漫荼罗品、广大仪轨卷中、大日经疏卷五、卷十三、卷十六]
五净 [佛学大词典]
(一)指乳、酪、酥,及黄牛未堕地之尿粪。印度之习俗认为牛乃梵天之使者,故尊之为‘圣牛’,因而视其尿、粪为净物。密教即承袭此一风习,而用于造坛之材料,及净洒法具、坛地之用品。据苏悉地经卷中供养品载,真言行者若于持诵真言时生起秽心而放逸,致使真言有误,若服此五净,即能清净半月内所食秽恶之食,并得清净真言,增进威力。此外,经轨中亦备载佛部、莲华部、金刚部等三部各别之五净真言及五净加持之方法。(二)指色界第四禅天之五净居天。(参阅‘五净居天’1150)
五欲 [佛学大词典]
梵语pan~ca ka^ma^h!,巴利语 pan~ca ka^ma^。(一)又作五妙欲、妙五欲、五妙色。指染着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等五境所起之五种情欲。即:(一)色欲(梵ru^pa -ka^ma ),谓男女之形貌端庄及世间宝物玄、黄、朱、紫等种种妙色,能使众生乐着无厌。(二)声欲(梵s/abda -ka^ma ),谓丝竹与环佩之声及男女歌咏等声,能使众生乐着无厌。(三)香欲(梵gandha-ka^ma ),谓男女身体之香及世间一切诸香,能使众生乐着无厌。(四)味欲(梵rasa -ka^ma ),谓各种饮食肴膳等美味,能使众生乐着无厌。(五)触欲(梵spras!t!avya -ka^ma ),谓男女之身有柔软细滑、寒时体温、热时体凉及衣服等种种好触,能使众生乐着无厌。又相对于欲界粗弊之五欲,称色界、无色界之五欲为‘净洁五欲’。[佛遗教经、大智度论卷十七、卷三十七、摩诃止观卷四下](二)指财欲、色欲、饮食欲、名欲、睡眠欲。即:(一)财欲,财即世间一切之财宝。谓人以财物为养身之资,故贪求恋着而不舍。(二)色欲,色即世间之青、黄、赤、白及男女等色。谓人以色悦情适意,故贪求恋着,不能出离三界。(三)饮食欲,饮食即世间之肴膳众味。谓人必藉饮食以资身活命,故贪求恋着而无厌。(四)名欲,名即世间之声名。谓人由声名而能显亲荣己,故贪求乐着而不知止息。(五)睡眠欲,谓人不知时节,怠惰放纵,乐着睡眠而无厌。[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二十七、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四]
五眼 [佛学大词典]
梵语pan~ca caks!u^m!s!i,巴利语pan~ca cakkhu^ni。指五种眼力。即:(一)肉眼(梵ma^m!sa -caks!us ),为肉身所具之眼。(二)天眼(梵divya -caks!us ),为色界天人因修禅定所得之眼,此眼远近前后,内外昼夜上下皆悉能见。(三)慧眼(梵prajn~a^ -caks!us ),为二乘人之眼,能识出真空无相;亦即能轻易洞察一切现象皆为空相、定相。(四)法眼(梵dharma -caks!us ),即菩萨为救度一切众生,能照见一切法门之眼。(五)佛眼(梵buddha -caks!us ),即具足前述之四种眼作用之佛眼,此眼无不见知,乃至无事不知、不闻;闻见互用,无所思惟,一切皆见。天台家说因位有肉眼、天眼、慧眼、法眼四者,果位有佛眼。又藏、通、别、圆四教于五眼之义各不相同。密教则认为五眼无优劣之分,主张前四眼之德皆与佛眼相等。此外,真言家特重佛眼,将其佛格化,称为佛眼尊。[大品般若经卷二、无量寿经卷下、文殊师利问经卷下、大智度论卷三十三、卷三十九、华严经疏卷五十七、大乘义章卷二十、三观义卷上]
五众 [佛学大词典]
(一)五蕴之旧译。众,含有和集之义。与五阴同。(参阅‘五蕴’1212)(二)又作出家五众。即:(一)比丘(梵bhiks!u ,巴bhikkhu ),(二)比丘尼(梵bhiks!un!i^ ,巴bhikkhuni^ ),(三)式叉摩那(梵s/iks!ama^n!a^ ,巴sikkhama^na^ ),(四)沙弥(梵s/ra^man!era ,巴sa^man!era ),(五)沙弥尼(梵s/ra^man!erika^ ,巴sa^man!eri^ )。其中比丘、比丘尼受具足戒,式叉摩那受六法,沙弥、沙弥尼受十戒。[大智度论卷十、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中一之一](参阅‘七众’105)(三)隋代佛教之教化机构。隋文帝敕选高僧,各以其所专精之学,司掌教化之职,称为五众,并各设众主一名。五众即:(一)涅槃众,众主有法聪、童真、善胄等。(二)地论众,主要依华严经典,众主有慧迁、灵璨等。(三)大论众,大论系指大智度论;主要依大品般若经,众主有法彦、宝袭、智隐等。(四)讲律众,众主有洪遵等。(五)禅门众,众主有法应等。
五庄严法 [佛学大词典]
严饰清净法界之五种庄严法。即:(一)精进,以远离二边之垢而住于极理者为精,以勤策于清净法界之中者为进。(二)明王,乃表示三部诸尊之本誓愿力,即明可以诸佛之三昧道为所依者。(三)除障,即息灾法,能寂六道及三乘等之三惑三障,故称除障。(四)成就诸勇猛事,即调伏法,能降伏凡圣无始以来之怨敌,今随能伏之法,故名为成就诸勇猛事。(五)成就一切真言,即增益法,能满足凡圣一切之所乐,故称成就一切,以能成就之法作为真言。以上五者为密教苏悉地羯罗经一经之纲要。[苏悉地羯啰经卷上、苏悉地羯啰经略疏卷一]
一 [佛学大词典]
(一)数之单位。如‘第一’或‘一位’。(二)表示所有、皆是之义。(三)表示平等、绝对之义。碧岩录第四十五则(大四八・一八一下):‘僧问赵州:“万法归一,一归何处?”州云:“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,重七斤。”’
一一 [佛学大词典]
梵语有vyasta, ekaika, pratiks!an!am 等字。含有每一、逐一、各各、任一等意。梵网经开题(大六二・二中):‘一一句句,一一字字,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。’观无量寿经(大一二・三四三上):‘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,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,一一金色遍其宝土。’
一一心识 [佛学大词典]
指真如所入之识。又作一一识心、一心一心识。为非常、非无常之心念,故又称俱非念、寂灭寂静念。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所立十识中之第十识。谓真如门所依之心与实相一味之理会合,故称识心;又真如之体乃通一切有情、非情,且为唯一者,故称一心。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卷二(卍续七二·四四七下):‘第十识心,即真如门所依本法,而唯能缘自门真理,体能鉴用,照体独立,故说为缘。’此心得缘真理为境界,故异于第九识(一切一心识)之不缘真理,而相当于天台四教中之圆教。[释摩诃衍论卷二、释摩诃衍论记卷二、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卷二末、宗镜录卷四十五](参阅‘一切一心识’6、‘十识’503)
一七日 [佛学大词典]
中阴七七(四十九日)之一。又作初七日、所愿忌、始善忌、哭添忌。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。[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]
一九之教 [佛学大词典]
指弥陀之教。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,故有此称。迦才净土论序(大四七·八三中):‘二八弘规,盛乎西土;一九之教,陵迟东夏。’其中,‘二八’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门,‘一九’则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。
一二三四五六七 [佛学大词典]
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,亦即理所当然,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。碧岩录第二十一则(大四八·一六一下):‘僧问智门:“莲花未出水时如何?”智门云:“莲花。(一二三四五六七,疑杀天下人)”’
一人 [佛学大词典]
指佛。佛于人中得道,为世间最尊最胜者,故称一人。法华经譬喻品(大九·一四下):‘其中众生,悉是吾子(中略)。唯我一人,能为救护。’
一人作虚 [佛学大词典]
禅宗公案名。空谷集卷六(卍续一一七·三一六上):‘僧问兴化:“多子塔前,共谈何事?”化云:“一人传虚,万人传实。”’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,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实;此与景德传灯录卷十三(大五一·三○三上)引延沼禅师之语‘一犬吠虚,千猱啀实’义同。
一人当千 [佛学大词典]
一人可敌千人之谓;表示勇猛有力。北本涅槃经卷二(大一二·三七三下):‘譬如人王有大力士,其力当千,更无有能降伏之者,故称此人一人当千。’
一刀三礼 [佛学大词典]
信仰虔诚者,于奉造佛像时,为表示其虔敬,每刻一刀礼佛三次,称为一刀三礼。此与写经时之‘一字三礼’、画像时之‘一笔三礼’其义相同。
一刀两段 [佛学大词典]
因刀之一击,而截断有无之识见;比喻不顾情实之断然态度,又喻禅机之活用。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十三示方机宜(大四七.九○九上):‘虽未得一刀两段,直下坐断报化佛头,然却自有个信入处。’缁门警训卷十钟山铁牛印禅师示童行法晦(大四八·一○九四下):‘若是大丈夫汉,兴决烈之志,屏浮滥之行,从脚跟下一刀两段,向佛祖外一觑便透,身心俱了,亦不为难。’(参阅‘南泉斩猫’ 3742)
一上神通 [佛学大词典]
(一)指一回、一度之神通。(二)指最优越殊胜之神通。相对于小乘佛教所说之六神通。指佛神通、大神通、最上神通等。在小乘佛教中,神通表不可思议之神变;在禅宗则表日常行住坐卧之间,悠游自得,不为任何事务所系缚之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