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乘七种大义 [佛学大词典]

据大乘庄严经论卷十二载,大乘之‘大’有七种意义,即:(一)缘大,谓菩萨修行大乘之法,以无量修多罗之广大法义为缘,称为缘大。(二)行大,谓菩萨修行大乘,既能自利,复能利他,自利、利他,妙行具足,故称行大。(三)智大,谓菩萨修行大乘,常以智慧观察,了知人、法皆无我,于一切境,善能分别,故称智大。(四)勤大,谓菩萨修行大乘,自久远大劫以来,发广大心,精修无间,期登圣果,故称勤大。(五)巧大,谓菩萨修行大乘,由善巧方便,化导于他,不舍生死,垂形诸趣,于生死中去住自在,故称巧大。(六)畏大,畏即无所畏;谓菩萨修行大乘,智力内充,明了决定,于大众中广说一切法义,既决定无失,则无所恐惧,故称畏大。(七)事大,谓菩萨修行大乘,为令一切众生决了其大事因缘,故屡屡示现于世间,演大妙法,入大涅槃,故称事大。

上一篇
大乘七善
下一篇
大乘九部
大乘七善 [佛学大词典]
据法华文句卷三上载,七善指圆顿大乘所具足之七善。即:(一)时节善,谓法华经具足序、正宗、流通三分,即初善、中善、后善,三分皆是当机得益之时,故称时节善。(二)义善,谓法华一经所说之法,其义深远,为顿教了义之理,而非声闻、缘觉所能测其边底,故称义善。(三)语善,谓法华一经所说之法,其语巧妙,乃如来金口梵音,会理直说圆顿一乘妙教之文,听闻之人无不欢喜,故称语善。(四)独一善,谓法华一经所说之法,纯一无杂,独为菩萨而说,非为二乘所共,即圆顿一乘之妙教,故称独一善。(五)圆满善,谓法华一经所说之法,具明世间、出世间满足之理,故称圆满善。(六)调柔善,谓法华一经所说之法,清净洁白,唯谈中道之理,而无空、假二边瑕秽之相,调和柔顺,故称调柔善。(七)无缘慈善,谓法华一经所说之法,备有梵行之相,心不攀缘一切众生,而于一切众生自然现益,故称无缘慈善。
大乘 [佛学大词典]
梵语maha^-ya^na。音译摩诃衍那、摩诃衍。又作上衍、上乘、胜乘、第一乘。为小乘(梵hi^naya^na )之相反词。乘(梵ya^na ),即交通工具之意,系指能将众生从烦恼之此岸载至觉悟之彼岸之教法而言。有如次各说:(一)在阿含经,尊称佛陀之教说为‘大乘’。(二)大乘、小乘之语,系释尊入灭后一段时期,大乘佛教兴起后,由于大、小乘对立而起之名词。一般而言,系大乘佛教徒对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之贬称,若由部派佛教之立场来看,大乘并非佛教。然由思想史之发展而言,小乘乃是大乘思想之基础。(三)小乘视释迦为教主,大乘则提倡三世十方有无数佛。小乘仅否定人我之实在性,大乘且否定法我之实在性。小乘以自己之解脱为主要目标,故为自调自度(调指灭除烦恼;度指证果开悟)的声闻、缘觉之道。大乘认为涅槃有积极之意义,乃自利、利他,两面兼顾之菩萨道。(四)小乘中,有阿含经、四分律、五分律等,以及婆沙论、六足论、发智论、俱舍论、成实论等论。至于大乘,则有般若经、法华经、华严经等经,以及中论、摄大乘论等论。大乘教徒虽承认小乘三藏之价值,然以为不如大乘经之殊胜;而小乘教徒则不以大乘经论为佛说。(五)大乘所以殊胜之理由,菩萨善戒经卷七与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一皆曾列举七项,世亲之摄大乘论释卷六亦曾举出十一种理由。菩萨善戒经所说之‘大乘’,要义如下:根据十二部经中之最上者毗佛略(梵vaipulya ,方等)之教法(法大),发菩提心(心大),领解其教法(解大),以清净心(净大),具足菩萨之福德与慧德(庄严大),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之修行(时大),具足相好而得无上菩提(具足大),此即大乘法门之核心要义。(六)印度之大乘,有中观、瑜伽二系统以及后期之密教。(1)初期大乘,约一世纪至五世纪,集中阐发‘假有性空’之理论,逐步形成由龙树、提婆创始之中观学派。(2)中期大乘,约五世纪至六世纪,出现以说如来藏缘起与阿赖耶识缘起为特点,集中阐发‘万法唯识’之各类佛经,从中形成由无著、世亲为始祖之瑜伽学派。(3)后期大乘,七世纪以后,佛教义学逐渐衰微,密教起而代之,至十三世纪初在印度绝迹。而由印度本土传出之大乘佛教,属北传佛教。(七)在我国,根据大乘诸经论所创之多数教派,如三论、涅槃、地论、净土、禅、摄论、天台、华严、法相、真言等为表示自宗之优越,而对大乘经典作种种分类与判断。例如,真言宗分显教、密教;华严宗及天台宗分权大乘(大乘中之方便教,立‘五性各别说’之教)、实大乘(大乘中之真实教,主张一切均可成佛之教)。复有分有相大乘、无相大乘二种;或法相、破相、法性三大乘之说法。(八)我国及日本现行之佛教,均属大乘。(九)缅甸、泰国之佛教属古来之上座部系统;而西藏、蒙古所行之教,则属大乘系统。(十)天台宗将小乘经律论三藏称为三藏教(藏教)(华严宗则称之为小乘教)。又认为小乘中有‘有门’(发智论、六足论等)、‘空门’(成实论)、‘亦有亦空门’(昆勒论,此论未传我国)以及‘非有非空门’(迦旃延经,此亦未传至我国)等四门,称为小乘四门、或小乘四分。(十一)智顗之金光明玄义,立有理乘(一切存在之本质为真如理性)、随乘(随应对象而作用之智慧)、得乘(得证自悟、悟他之果位)等三大乘之说,依次相当于真性、观照、资成等三轨。[法华经卷二譬喻品、大宝积经卷二十八大乘十法会、放光般若经卷五叹衍品、金刚仙论卷二、入大乘论卷上、法华文句卷三下、大乘大义章卷下、大乘义章卷一、摩诃止观卷三下、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本](参阅‘大乘经典’828 、‘小乘’925 、‘教相判释’4602、‘昆勒门’5911)
大音 [佛学大词典]
(1593~1642)明代曹洞宗僧。世称久默大音禅师。浙西石门人,俗姓姚。家贫,以操舟为业,每于僧舍闻佛声,辄心生欢喜。二十四岁出家,参谒云门山湛然圆澄,忽染病几毙,乃悟前非;复闻瑞白明雪于湖州(浙江)弁山创龙华寺,遂往参叩,得其印记,并嗣其法。后继弁山法席,振扬禅风。崇祯十五年示寂,享年五十,法腊二十七。[五灯全书卷一一三]
大乘九部 [佛学大词典]
十二部经中除去因缘、论议、譬喻等三部,其余九部称为大乘九部。即:(一)修多罗,意为契经。即经中长行之文,直说法相,随其义理长短,不以字数为拘。(二)祇夜,意为应颂、重颂、重颂偈。应前长行之文,重宣其义,或二句、四句、六句、八句乃至多句,皆称重颂。(三)伽陀,意为讽颂,又作孤起颂。不颂长行之文而直说偈句,如金光明经中之空品及楞严经中阿难赞佛偈等均属之。(四)伊帝目多,意为本事,指如来说诸菩萨等因地所行之事等。(五)阇多伽,意为本生,指佛说诸菩萨等本地受生之事及自说为菩萨时修诸苦行等事。(六)阿浮达磨,意为未曾有,又作希法。如佛出生时,即行七步,足迹之处皆有莲花,放大光明,遍照十方世界,并自言是度一切众生生老病死者,地大震动,天雨众花,树出音声,作天伎乐,如是等无量希有之事,称为未曾有。又四众等,凡有闻所未闻、见所未见者,亦称未曾有。(七)优陀那,意为自说,指无人发问,如来以他心智,观察众生之根机而主动宣说c 如楞严会上说五十种魔事,不待阿难请问;又如阿弥陀经,无有缘起,自告舍利弗等。(八)毗佛略,意为方广,指大乘方等经典,其义广大,犹如虚空,即诸经之理体。(九)和伽罗,意为授记,指如来为诸菩萨、缘觉、声闻授记作佛,如法华经中,佛予阿逸多授记作佛,号为弥勒。[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、卷五、法华经卷一方便品、巴利文善见律毗婆沙序、长部经注](参阅‘九部经’145)
大乘二种成佛 [佛学大词典]
大乘佛教主张一切众生皆可成佛,然又分为二种,即:(一)生得成佛,谓众生之心性原本清净,自可成佛。(二)修得成佛,谓遇值教化始修佛道,而得成佛。
大乘十喻 [佛学大词典]
诸大乘经典每以幻、炎、水中月、虚空、响、犍闼婆城、梦、影、镜中像、化等十种譬喻,衬托出‘空’之道理,以助学人成就空观。(一)如幻,譬如幻师,幻作种种诸物及男女等相,体虽无实,然有幻色可见;一切诸法亦复如是,无明幻作,悉心不了,妄执为实,修空观者,于诸幻法,心无所著,皆悉空寂,故说如幻。(二)如炎,无智之人初见阳焰,妄以为水;诸烦恼法亦复如是,无智不了,于结使中妄计我相,智者了知虚诳不实,皆是妄想,故说如炎。(三)如水中月,月在虚空,影现于水,诸愚小儿见水中月,欢喜欲取,智人见之则笑;比喻无智之人于五阴中妄起我、我所见,执为实有,于苦法中而生欢喜,得道智人愍之而笑,故说如水中月。(四)如虚空,虚空但有其名,而无实体,愚人不了,执之为实;一切诸法亦复如是,空无所有,无智之人于虚妄中计为实有,起彼我执,修空观者,了一切法皆无所有,故说如虚空。(五)如响,深山幽谷及空舍中,若语声、击物声,随声相应而有响生,愚人不了,以为实有;一切音声语言亦复如是,有智之人了知语音无实,心不生着,故说如响。(六)如犍闼婆城,犍闼婆(乾闼婆),意为香阴。日初出时,见城门楼橹宫殿,行人出入,日高渐灭,但可眼见,而无实有;一切诸法亦复如是,智者能了知诸法悉皆虚假,不生执着,故说如犍闼婆城。(七)如梦,梦中本无实事,妄执为实,觉还自笑;一切诸法亦复如是,一切结使烦恼皆是虚妄,愚人不了,执之为实,若得道觉悟,乃知虚妄,亦复自笑,故说如梦。(八)如影,影但可见而不可捉;一切诸法亦复如是,如眼耳等诸根,虽有见闻觉知,求其实体,了不可得,故说如影。(九)如镜中像,镜中之像,非镜作、非面作、非镜面和合而作,亦非无因缘作,虽非实有,然亦可见,愚者不了,执之为实,而生分别;一切诸法亦复如是,从因缘生,无有实体,但有名字,而起分别,诳惑凡夫生诸烦恼,智者虽复见闻,了知无实,故说如镜中像。(十)如化,诸天仙得神通者变化诸物,虽有男女等相,而无生老病死苦乐之实;一切诸法亦复如是,无有生灭,如化而成,亦无有实,如人之生,但从先世之因,而有今世之身,悉皆虚假,故说如化。[法界次第初门卷下之上](参阅‘十喻’470)
一 [佛学大词典]
(一)数之单位。如‘第一’或‘一位’。(二)表示所有、皆是之义。(三)表示平等、绝对之义。碧岩录第四十五则(大四八・一八一下):‘僧问赵州:“万法归一,一归何处?”州云:“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,重七斤。”’
一一 [佛学大词典]
梵语有vyasta, ekaika, pratiks!an!am 等字。含有每一、逐一、各各、任一等意。梵网经开题(大六二・二中):‘一一句句,一一字字,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。’观无量寿经(大一二・三四三上):‘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,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,一一金色遍其宝土。’
一一心识 [佛学大词典]
指真如所入之识。又作一一识心、一心一心识。为非常、非无常之心念,故又称俱非念、寂灭寂静念。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所立十识中之第十识。谓真如门所依之心与实相一味之理会合,故称识心;又真如之体乃通一切有情、非情,且为唯一者,故称一心。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卷二(卍续七二·四四七下):‘第十识心,即真如门所依本法,而唯能缘自门真理,体能鉴用,照体独立,故说为缘。’此心得缘真理为境界,故异于第九识(一切一心识)之不缘真理,而相当于天台四教中之圆教。[释摩诃衍论卷二、释摩诃衍论记卷二、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卷二末、宗镜录卷四十五](参阅‘一切一心识’6、‘十识’503)
一七日 [佛学大词典]
中阴七七(四十九日)之一。又作初七日、所愿忌、始善忌、哭添忌。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。[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]
一九之教 [佛学大词典]
指弥陀之教。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,故有此称。迦才净土论序(大四七·八三中):‘二八弘规,盛乎西土;一九之教,陵迟东夏。’其中,‘二八’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门,‘一九’则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。
一二三四五六七 [佛学大词典]
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,亦即理所当然,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。碧岩录第二十一则(大四八·一六一下):‘僧问智门:“莲花未出水时如何?”智门云:“莲花。(一二三四五六七,疑杀天下人)”’
一人 [佛学大词典]
指佛。佛于人中得道,为世间最尊最胜者,故称一人。法华经譬喻品(大九·一四下):‘其中众生,悉是吾子(中略)。唯我一人,能为救护。’
一人作虚 [佛学大词典]
禅宗公案名。空谷集卷六(卍续一一七·三一六上):‘僧问兴化:“多子塔前,共谈何事?”化云:“一人传虚,万人传实。”’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,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实;此与景德传灯录卷十三(大五一·三○三上)引延沼禅师之语‘一犬吠虚,千猱啀实’义同。
一人当千 [佛学大词典]
一人可敌千人之谓;表示勇猛有力。北本涅槃经卷二(大一二·三七三下):‘譬如人王有大力士,其力当千,更无有能降伏之者,故称此人一人当千。’
一刀三礼 [佛学大词典]
信仰虔诚者,于奉造佛像时,为表示其虔敬,每刻一刀礼佛三次,称为一刀三礼。此与写经时之‘一字三礼’、画像时之‘一笔三礼’其义相同。
一刀两段 [佛学大词典]
因刀之一击,而截断有无之识见;比喻不顾情实之断然态度,又喻禅机之活用。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十三示方机宜(大四七.九○九上):‘虽未得一刀两段,直下坐断报化佛头,然却自有个信入处。’缁门警训卷十钟山铁牛印禅师示童行法晦(大四八·一○九四下):‘若是大丈夫汉,兴决烈之志,屏浮滥之行,从脚跟下一刀两段,向佛祖外一觑便透,身心俱了,亦不为难。’(参阅‘南泉斩猫’ 3742)
一上神通 [佛学大词典]
(一)指一回、一度之神通。(二)指最优越殊胜之神通。相对于小乘佛教所说之六神通。指佛神通、大神通、最上神通等。在小乘佛教中,神通表不可思议之神变;在禅宗则表日常行住坐卧之间,悠游自得,不为任何事务所系缚之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