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地会 [佛学大词典]

乃受道、佛二教影响而兴之政治性秘密结社。又称三合会、三点会、添弟会。清初,清军攻福建福州九连山少林寺,火烧伽蓝,多数僧侣战死。其时,幸免于此难之五僧遂祭天地,奉明崇祯帝之孙为幼帝,自称洪军,与清兵交战败后,幼帝亦失其行卫,但其斗志未挫,诗以‘五人分解一首诗,身上洪英无人知;此事传得众兄弟,后来相会团圆时’为党员之证,一时隐入山泽以养势力。此会被视为明代遗臣反清运动团体之一。初以福建为根据地,乾隆五十一年(1786),台湾天地会会首林爽文起兵占领彰化(此谓北路),南部庄大田与其呼应而掠取凤山(此谓南路),且得台湾高山同胞之协助,一时势力颇振,但翌年即为清军及乡勇所败,其后蔓延及浙江、广东、广西、湖南、南洋诸岛。道光十一年(1831),湖南、两粤之天地会员与土著猺族相争,另方面又煽动猺族与清军交战。至道光三十年,又与太平天国互通声气。光绪十二年(1868),党员三千人在广东惠州反抗官宪。二十六年,头目郑弼臣与兴中会会长孙文共同起义于惠州。 该会党员奉道教及佛教,互称洪家兄弟,以秘密口号及图样为会员证。会规包括三十六誓、二十一则、十禁、十刑等。头目称大元帅或总理,二头目称香主或二哥,三头目称白扇、先生或三哥,四头目称先锋,五头目称红棍。普通会员则称为草鞋,以下阶层之役人、兵卒、手工业者、失业农民等为多数。是故一般称天地会与白莲教为清末反政府之二大秘密结会。[清史稿卷十五、中国秘密社会史(平山周)、 J.S.M. Ward and W.G. Stirling: The Hung Societyor the Society of Heaven andEarth, 3 vols. 1925]

上一篇
天地三阳会
下一篇
天地镜
天地三阳会 [佛学大词典]
明代民间宗教。神宗万历年间(1573~1619)由王铎创立。王铎自称三阳会首,建三阳殿,造混元主佛,宣扬大劫来临。信徒达六千余人。万历七年王铎被捕杀。
天地八阳神咒经 [佛学大词典]
全一卷。唐代义净译。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。乃疑伪经之一。系载佛说此经之名义,及读诵受持此经之福报与功德,并排斥殡葬、婚嫁之论吉凶日。[朝鲜佛教总书刊行豫定书目]
天吉祥 [佛学大词典]
中印度摩竭陀国那烂陀寺僧。约于宋仁宗皇祐三年(1051)至太平兴国寺,参与日称三藏之译场。四年于苏州补苗振之楞严经白伞盖真言之遗阙,翌年四月将梵汉本合并,于杭州雕印之。哲宗绍圣二年(1095),师仍住太平兴国寺传法院从事译经。赐号‘广梵大师’。其余事迹不详。[删补参天台五台山记卷四]
天地镜 [佛学大词典]
指仁王般若波罗蜜经。比喻仁王经为照天地实相之明镜。与‘护国珠’同为仁王经之譬喻。[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下、仁王般若经疏卷六]
天有 [佛学大词典]
七有之一。谓依过去之戒定等因,而感得现在之天界乐果。以其果报存在,故称为有。[长阿含十报法经卷上、大毗婆沙论卷六十、俱舍论卷八’(参阅‘七有’96)
天耳 [佛学大词典]
色界诸天人以四根本静虑为依地,得色界四大种所造净色之耳根,称为天耳。能闻人声、非人声,及远近、粗细等一切音声。[大智度论卷五、集异门足论卷十五]
一 [佛学大词典]
(一)数之单位。如‘第一’或‘一位’。(二)表示所有、皆是之义。(三)表示平等、绝对之义。碧岩录第四十五则(大四八・一八一下):‘僧问赵州:“万法归一,一归何处?”州云:“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,重七斤。”’
一一 [佛学大词典]
梵语有vyasta, ekaika, pratiks!an!am 等字。含有每一、逐一、各各、任一等意。梵网经开题(大六二・二中):‘一一句句,一一字字,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。’观无量寿经(大一二・三四三上):‘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,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,一一金色遍其宝土。’
一一心识 [佛学大词典]
指真如所入之识。又作一一识心、一心一心识。为非常、非无常之心念,故又称俱非念、寂灭寂静念。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所立十识中之第十识。谓真如门所依之心与实相一味之理会合,故称识心;又真如之体乃通一切有情、非情,且为唯一者,故称一心。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卷二(卍续七二·四四七下):‘第十识心,即真如门所依本法,而唯能缘自门真理,体能鉴用,照体独立,故说为缘。’此心得缘真理为境界,故异于第九识(一切一心识)之不缘真理,而相当于天台四教中之圆教。[释摩诃衍论卷二、释摩诃衍论记卷二、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卷二末、宗镜录卷四十五](参阅‘一切一心识’6、‘十识’503)
一七日 [佛学大词典]
中阴七七(四十九日)之一。又作初七日、所愿忌、始善忌、哭添忌。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。[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]
一九之教 [佛学大词典]
指弥陀之教。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,故有此称。迦才净土论序(大四七·八三中):‘二八弘规,盛乎西土;一九之教,陵迟东夏。’其中,‘二八’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门,‘一九’则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。
一二三四五六七 [佛学大词典]
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,亦即理所当然,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。碧岩录第二十一则(大四八·一六一下):‘僧问智门:“莲花未出水时如何?”智门云:“莲花。(一二三四五六七,疑杀天下人)”’
一人 [佛学大词典]
指佛。佛于人中得道,为世间最尊最胜者,故称一人。法华经譬喻品(大九·一四下):‘其中众生,悉是吾子(中略)。唯我一人,能为救护。’
一人作虚 [佛学大词典]
禅宗公案名。空谷集卷六(卍续一一七·三一六上):‘僧问兴化:“多子塔前,共谈何事?”化云:“一人传虚,万人传实。”’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,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实;此与景德传灯录卷十三(大五一·三○三上)引延沼禅师之语‘一犬吠虚,千猱啀实’义同。
一人当千 [佛学大词典]
一人可敌千人之谓;表示勇猛有力。北本涅槃经卷二(大一二·三七三下):‘譬如人王有大力士,其力当千,更无有能降伏之者,故称此人一人当千。’
一刀三礼 [佛学大词典]
信仰虔诚者,于奉造佛像时,为表示其虔敬,每刻一刀礼佛三次,称为一刀三礼。此与写经时之‘一字三礼’、画像时之‘一笔三礼’其义相同。
一刀两段 [佛学大词典]
因刀之一击,而截断有无之识见;比喻不顾情实之断然态度,又喻禅机之活用。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十三示方机宜(大四七.九○九上):‘虽未得一刀两段,直下坐断报化佛头,然却自有个信入处。’缁门警训卷十钟山铁牛印禅师示童行法晦(大四八·一○九四下):‘若是大丈夫汉,兴决烈之志,屏浮滥之行,从脚跟下一刀两段,向佛祖外一觑便透,身心俱了,亦不为难。’(参阅‘南泉斩猫’ 3742)
一上神通 [佛学大词典]
(一)指一回、一度之神通。(二)指最优越殊胜之神通。相对于小乘佛教所说之六神通。指佛神通、大神通、最上神通等。在小乘佛教中,神通表不可思议之神变;在禅宗则表日常行住坐卧之间,悠游自得,不为任何事务所系缚之意。